周墨一声令下,整个乱风道都变成了一座与天争时、与地争命的巨大工地。
这五个字,像一道滚烫的军令,烙在每一个兵工厂工人的心上。
那座高达七米的巨大钢铁圆筒,是周墨亲手设计的“新一团一号高炉”的骨架。
它像一尊沉默的钢铁神只,矗立在河滩边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空壳子,一个没有灵魂的铁桶。
真正能让它咆哮,能让它喷吐出钢铁洪流的,是即将被填充进去的“血肉”——耐火砖。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葛老铁扯着他那已经沙哑得不成样子的嗓子,对着一群刚从地窝子里爬出来,脸上还带着泥印子的工匠们咆哮。
“今天,咱们就要给这尊铁菩萨,穿上金刚不坏的内衬!”
上千块在山神庙烧制,又被三营的弟兄们用骡子和肩膀,一块块小心翼翼运过来的硅铝质耐火砖,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高炉脚下。
每一块,都泛着均匀的淡黄色,棱角分明,敲上去发出金石般的脆响。
“钱师傅,你带木工组,立刻按照图纸,做出内衬的支撑架和升降吊篮!”
周墨拿着一张新的图纸,找到了同样双眼通红的钱老木匠。
“咱们这炉子高,人不能踩着人往上砌,必须有个稳当的平台。”
“厂长,你就瞧好吧!”
钱老木匠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那双老花眼就亮了。
图纸上画的,是一个用滑轮和杠杆原理搭建的简易升降平台,结构巧妙,用料省,却又稳当得吓人。
“这玩意儿,比县城里盖洋楼的脚手架还精妙!俺们保证半天之内给你搭起来!”
“葛副厂长,”
周墨又转向葛老铁,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砌炉的活,你亲自盯着。”
“俺知道,厂长。”
葛老铁拍着胸脯,那张黑脸上满是庄重。
“这活儿,是咱们的根基,俺懂。”
“不,你不懂。”
周墨摇了摇头,让葛老铁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周墨走到那堆耐火砖前,拿起一块,用手指轻轻划过砖面。
“你看,这砖,虽然烧得好,但它不是铁,每一块之间,还是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微差别。”
“我们要砌的,不是一道普通的墙。”
周墨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所有凑过来听的工匠都屏住了呼吸。
“我们要砌的,是一个能承受一千五百度高温,能顶住几百吨铁水和矿石压力的,绝对密闭的‘肚子’!”
他拿起另一块砖,将两块砖的侧面合在一起。
“如果砖与砖之间,哪怕只留下一根头发丝的缝隙,那滚烫的铁水和高压的气流,就会像最锋利的刀子,从这条缝里钻进去。”
“一开始,可能只是冒点火星。时间一长,这条缝就会被越撑越大,直到有一天……”
周墨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所有人那骤然变得紧张的脸。
“‘轰’的一声,整个炉衬崩塌,几十吨铁水喷涌而出,咱们这乱风道,就成了一片火海,一个人都活不了。”
嘶——
一阵整齐的倒吸凉气声,在寒风中响起。
所有工匠的脸“唰”地一下全白了。
他们砌过灶,垒过墙,可从没想过,砌个炉子,竟然还藏着这么要命的凶险!
葛老铁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凉飕飕的。
他之前还想着,不就是砌墙嘛,让徒弟们上就行了。
现在看来,这活儿,比在刀尖上跳舞还他娘的危险!
“那……那咋办啊厂长?”
一个年轻的铁匠声音都在发抖。
“这砖头又不是豆腐,还能给它磨平了不成?”
“说对了。”
周墨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是要磨。”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块又厚又糙的石板。
“这是砂岩,硬度足够。从现在起,每一块要上墙的耐火砖,都必须先在这上面,把六个面都给老子磨平了!”
“磨到什么程度?”
周墨拿起两块磨过的样品,将它们合在一起,然后举起来对着太阳。
“磨到两块砖合在一起,对着光,看不到一丝缝隙!”
“还有,”
周墨又指向旁边一口大锅,里面是用高岭土、石英砂和少量水玻璃调配成的,粘稠的白色泥浆。
“这叫耐火泥,是咱们砖缝里的‘胶水’。”
“砌的时候,每一条缝都要用这泥浆填满,不能有半个气泡!”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用手抹,用刀刮,最后,我要这炉子的内壁,摸上去,要跟一整块玉一样,光滑,平整,天衣无缝!”
周墨的要求,苛刻到令人发指。
磨砖?
还要对着光看缝?
在场的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为难。
这活儿,已经不是手艺,这是绣花!
是拿人命在磨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