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非遗定制”服务在欧洲走红的第三个月,一封特殊的邮件打破了平静。发件方是荷兰皇室礼仪司,邮件内容简洁却重磅:荷兰公主阿玛莉亚即将迎来二十五岁生日,希望定制一套专属音箱作为生日礼,要求将荷兰王室徽章与东方非遗工艺结合,预算无上限,但需由品牌创始人亲自对接方案。
邮件截图在格律诗内部传开,整个公司都沸腾了。能与皇室合作,意味着格律诗将彻底打开欧洲高端市场,摆脱声脉国际的牵制。运营总监激动地说:“欧总,这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哪怕稍微妥协一点也值得……!”
欧阳雪握着鼠标,指尖却有些发凉。她点开邮件附件里的王室徽章图案,繁复的金色纹路与王庙村质朴的手工雕刻形成鲜明对比。她想起丁元英说的“初心不改”,心中忽然生出一丝犹豫:如果为了迎合王室,过度添加奢侈元素,会不会丢掉格律诗的根?可如果拒绝,又会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
“欧总~,您怎么看……?”肖亚文看出她的纠结,轻声问道。
欧阳雪没有回答,而是打开了那个加密文件夹,里面存着所有丁元英给她的短信和邮件。指尖划过“盛名之下,需守初心”“手艺有温度,人心有归途”的字样,心中的慌乱渐渐平复。她知道,此刻最该问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内心,是格律诗的“道”。
“先回复邮件,同意合作,但要明确一点:定制的核心是东方非遗工艺,王室徽章仅作为点缀,不能喧宾夺主……。”欧阳雪最终作出决定,“我亲自去荷兰对接,顺便考察欧洲高端市场……。”
出发前,欧阳雪特意去了一趟王庙村。老工匠们正在打磨一批定制音箱的箱体,阳光透过厂房的窗户,照在他们布满老茧的手上,刻刀划过木材的声音清脆悦耳。看到欧阳雪,老村长连忙迎上来:“欧总~,听说你要去给外国公主做音箱?咱村的手艺,要传到皇宫里去了……!”
欧阳雪笑了笑,拿起一块雕刻好的木件:“李师傅~,这次的定制有点特殊,对方要求加王室徽章,您看能不能用咱们的浅浮雕手艺做,既保留徽章的样式,又不失木头的质感……?”
老工匠李师傅接过木件,眯着眼看了看徽章图案:“能做~。但欧总,咱可不能为了讨好人家,把咱的手艺改得四不像。手艺是根,丢了根,再贵的东西也不值钱……。”
李师傅的话,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欧阳雪。她忽然明白,自己之前的犹豫,本质上还是“弱势文化”的妥协心理在作祟——面对皇室的光环,不自觉地想迎合,却忘了格律诗能走到今天,靠的正是不卑不亢的手艺与初心。
离开王庙村时,李师傅塞给她一个小木盒,里面是一块雕刻着“格律诗”三字的桃木牌:“欧总~,带着这个去,让外国人知道,咱中国的手艺,不输给任何人……。”
欧阳雪握紧木牌,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她知道,这不仅是一块桃木牌,更是格律诗的根,是王庙村村民的信任,也是丁元英一直以来教她的“自强自救”之道。
飞往荷兰的航班上,欧阳雪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云层。她想起第一次见丁元英时的情景,他坐在茶馆里,点一壶老茶,话不多却字字珠玑。这些年,她从一个只懂经营茶馆的老板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企业负责人,每一步都离不开丁元英的指引。而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愫,也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发醇厚。她知道,自己对丁元英的爱,早已超越了儿女情长,变成了一种信仰,一种支撑她前行的力量。
抵达荷兰后,王室礼仪司的官员亲自到机场接机,将她送到阿姆斯特丹的一座古堡。古堡的奢华与庄重,让欧阳雪有些不适,但她很快调整好心态,拿出准备好的样品和方案,从容地与对方对接。
“欧阳女士,公主希望徽章能更突出,最好用纯金镶嵌,箱体采用意大利顶级皮革包裹……。”礼仪司司长说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欧阳雪平静地回应:“司长先生,纯金镶嵌和皮革包裹固然奢华,但会掩盖东方非遗工艺的质感。格律诗的定制核心,是手工雕刻的温度和天然材质的质朴,这也是我们能打动消费者的原因。如果过度追求奢侈元素,反而会让这件礼物失去独特性……。”
她拿出那块桃木牌:“您看~,这是我们的工匠用传统浮雕手艺雕刻的,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却能感受到手工的温度。我相信,公主想要的,也不是一件普通的奢侈品,而是一件有故事、有温度的艺术品……。”
礼仪司司长看着桃木牌,沉默了片刻:“但这不符合王室的审美传统……。”
“传统也可以有新的表达……。”欧阳雪语气坚定,“我们可以用浅浮雕的方式呈现王室徽章,边缘用天然木纹理过渡,箱体采用王庙村的老榆木,保留木材的天然结疤和纹理,再搭配纯铜配件,既不失庄重,又能体现东方工艺的独特魅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尘观棋者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尘观棋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