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可提前制定好规矩,将流民们所做的不同活计,都明码标价,换算成不同的‘积分’。”
林阳用手指蘸着茶水,开始在桌上演示起来。
“譬如,一个青壮,去城墙上搬运一筐土石,计为一分。疏通一尺沟渠,计为两分。开垦一分荒地,计为五分。”
“一个妇人,纺一两纱,计为一分。缝补一件军服,计为三分。”
“我等将这些积分标准,如告示般用大字写出,张贴在所有流民聚居之处,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此,标准便统一了。”
“当然,该如何定,令君可按需安排。”
荀彧听着,不住地点头。
这个法子,确实将评判标准给量化了,避免了官吏随口断定、赏罚不明的弊病。
“标准有了,那又如何记录?”荀彧追问,“总不能让每个流民都背着个算筹,自己记自己干了多少活吧?那岂不更乱?”
“这便是我方才所言,‘以民管民’的用处了。”林阳笑道,“我等不是选出了队长与小队长吗?这记录流民所得积分的差事,便交给他们。”
“比如城墙需运送土石,令君安排吏员,计好土石筐数即可。”
“至于哪个流民运了几筐,便由其所管的小队长记录,及时与吏员对上总数。”
“劳作完毕,由各小队长为自己手下的十户人上报积分,与吏员记录数目一致即可。”
荀彧连连点头。
吏员只管好总数,让流民头目自己去记账分配,这又是一个化繁为简,减轻自身压力的妙招!
“那记录之后,这积分,又有何用?”
分账是没问题了,但是积分该怎么花?
荀彧想到这个,赶紧接着问。
林阳知道关键问题来了,轻轻一笑,又把桌子抹了个干净。
“令君,且听我说!”
喜欢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