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服装店”兼营“新风悦耳音乐精选”磁带的消息,像一阵风,吹遍了江州市年轻群体的圈子。独特的精选歌单、优于盗版的音质、加上苏晚晴那几句清新悦耳的串词,让这小小的磁带成了抢手货。每天都有年轻人慕名而来,指定要买“新风”的磁带,甚至有人拿着歌单要求“定制”。
生意火爆的背后,是苏明日益沉重的负担。他一个人,既要看店、修电器,又要负责所有磁带的母带制作和复制。那台老旧的单卡录音机,复制一盘60分钟的磁带需要整整一个小时,还时常因为设备老化出现跳音、变调的问题。苏明常常忙到深夜,眼睛里布满血丝。
林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小作坊式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质量不稳定会砸掉刚刚建立的口碑。购买一台高效的双卡复录机,势在必行。
晚上盘账时,林凡把服装店和磁带业务近一个月的利润仔细核算了一遍。服装生意稳定,扣除成本、孙姨的工资和日常开销,净赚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块。磁带业务虽然单利薄,但销量大,也贡献了八十多块的利润。加起来有二百三十多块的盈余。这在1985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一台进口的双卡复录机,价格高达四五百元,几乎是他全部积蓄的两倍!如果买国产的,质量又难以保证。这是一个沉重的决定。
“苏姑娘,苏大哥,”林凡把账本推到苏家兄妹面前,神色凝重,“咱们的磁带生意,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苏大哥太辛苦,质量也难保证。我核算了一下,咱们现在手头有二百三十多块,我想…咬咬牙,买一台好点的双卡复录机。”
苏明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双卡机?那敢情好!复制一盘带子最多二十分钟,效率能翻两三倍!而且音质有保障!”他显然是技术派的,对设备升级举双手赞成。
苏晚晴却蹙起了秀眉,她拿起账本仔细看了看,冷静地分析:“林老板,买设备我同意。但二百三十块不够,差的远。就算买国产的,也得三百往上。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把所有利润投进去,可能还得额外垫钱。万一…万一设备买回来,生意没预想的那么好,或者政策有什么变化,咱们可就血本无归了。”她的担忧不无道理,巨大的投资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林凡点点头:“苏姑娘的顾虑很对。但我们不能只看风险,也要看机会。现在我们的磁带供不应求,说明市场是认可的。如果我们能提高产量、稳定质量,就能迅速占领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到时候,哪怕有模仿者,我们在质量和口碑上也能保持领先。反之,如果我们停滞不前,很快就会被模仿者用低价拖垮。”
他顿了顿,看着苏晚晴的眼睛,语气诚恳:“这笔投资确实大,但我认为值得。钱不够的部分,我可以再想办法。就算有风险,我也愿意承担大头。”他展现出了作为决策者的魄力和担当。
苏晚晴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她内心认同林凡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但也对巨大的投入感到不安。最终,她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我们就搏一次。不过,投资不能让你一个人承担。我和我哥也凑一点,咱们按出资比例分担风险和收益,这样更公平。”
苏明也连忙表态:“对!我存了点修电器的私房钱,大概有三十块,都拿出来!”
林凡心中涌过一阵暖流。苏晚晴不仅同意了方案,还主动提出共同承担风险,这标志着他们的合作关系更进一步,从简单的业务协作深化为利益共同体。
“好!那就这么定了!”林凡一锤定音,“明天我就去省城电器市场看看,争取买一台质量可靠的机器回来!”
第二天一早,林凡揣上全部家当,坐上了开往省城的长途汽车。省城的电器市场比江州繁华得多,各种品牌的录音机、电视机琳琅满目。他逛了一整天,反复比较了几种国产和进口的双卡机,仔细询问性能、保修。最终,他看中了一台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的“上海牌”L-400型双卡复录机。这是国产机里的高端型号,性能稳定,复制速度很快,音质损失小,价格要三百八十元,远远超出了预算。
林凡摸着口袋里厚厚的钞票,内心挣扎。买下它,意味着不仅投入所有积蓄,还得动用一部分流动资金,风险极大。但想到苏明熬夜复制磁带的身影,想到顾客期盼的眼神,想到未来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他咬了咬牙。
“同志,就要这台L-400!能不能再便宜点?”林凡开始发挥他磨价的功夫。经过近半小时的软磨硬泡,又承诺以后介绍生意,老板终于松口,以三百七十元的价格成交,并赠送了十盘空白带。
抱着沉甸甸的纸箱坐上返程的汽车,林凡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这几乎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赌博。
回到江州,已是华灯初上。林凡没有回家,直接抱着机器来到了“悦耳音响室”。苏家兄妹正在吃晚饭,看到林凡和他怀里的大纸箱,都愣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