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租契签下,先赁一月。
消息带回,乔家小院再次沸腾。
晚饭后,家庭会议自然召开。
乔老爷子坐主位,开门见山:“铺子定了,接下来如何拾掇,都说说。”
乔兰菁早有腹案,率先开口:“爷爷,我看那铺面,除了一扇门脸,前面空荡。我们不必大动,就在门前檐下,并排开两个小窗口作档口。”
“两个?”乔伯谦问。
“对。”乔兰菁点头,“一个专卖卤味,一个专卖饮子。分开结算,清爽。”
乔仲远沉吟:“并排开窗……那原本卖茶的阿婆……”
“爹,我们想过了。”乔兰菁接话,“我们不抢阿婆生意。我们的饮子摊,设在铺面另一侧靠墙位置,不正对巷口,与阿婆的摊子错开。卖的饮子也不同,主打绿豆汤、盐糖水,与她那些粗茶不冲突。”
苏清韵颔首:“如此甚好,与人为善,自己心安。”
“那铺子里头呢?”乔魏恒更关心操作。
乔兰菁拿起炭笔,在桌上简单画了个草图:“前面留出狭窄过道。用木板或薄墙,将铺子隔成前后两间。后面那间,不必大,能放下一张方桌,几把椅子便好。”
王巧心立刻明白了:“咱们自家人忙起来,有个地方轮流吃饭、歇脚!”
“对!”乔兰菲拍手,“不用日日顶着日头回家吃饭,省时省力!”
乔季渊盘算着:“如此布局,前面经营,后面自用,互不干扰。甚好。”
乔老爷子一锤定音:“就按菁儿说的办。接下来,分头行动。老大,你带山毅、山谦,负责找可靠木匠,谈工钱,盯工期。务必快,且结实。”
乔伯谦应下:“爹,放心。”
“老四,”老爷子看向乔季渊,“你带海阔,去采买所需木料、油布(用于档口遮雨),还有那两个窗口需定制的活动木板窗。”
“明白。”
“老三,魏恒,你手巧,木匠干活时你在旁看着,细节处你把关。”
“好的,爹。”
“巧心、慧澜,你俩带着女眷,赶制两个档口挂的布幌子,再准备些干净抹布、容器。”
女眷们纷纷点头。
“孩子们,”老爷子目光扫过小辈,“都动起来,听候差遣,不许偷懒!”
“是!”声音整齐响亮。
次日,小小的铺面便热闹起来。
木匠带着徒弟叮叮当当开始干活。
乔魏恒在一旁,不时比划:“老师傅,这隔墙要留个传菜的小口。”
“这窗口木板要能完全支起,也能放下锁死。”
乔伯谦和乔季渊则与木匠核对着用料和工钱。
“木料用结实耐用的杂木即可,不必名贵。”
“工钱按日结算,管两顿便饭,力求五日之内完工。”
乔兰菁带着几个姐妹,则忙着清理前后院的杂草,打扫积尘。
乔海阔跟着四叔跑了几家店铺,比较木料和油布的价格。
“四叔,这家油布价格每尺贵两文,但厚实,估计更耐用。”乔海阔汇报。
乔季渊果断道:“那就用这家。东西要好,不能因小失大。”
乔兰菲和乔兰蕊则围着王巧心和孙慧澜,看她们裁剪布幌。
“卤味档就写‘乔氏卤香’?”
“饮子摊简单,就写‘乔家清凉饮’如何?”
最后定下,卤味档用深色布,金字(用黄线绣);饮子摊用浅色布,绿字,清爽醒目。
五日后,铺子修缮一新。
门前并排两个尺半见方的小窗口,装着可灵活开合的木板窗。
窗口上方,各自悬挂着簇新的布幌,随风轻扬。
屋内被一道简单的薄木墙隔开,后面小间果然只容一桌四椅,虽挤仄,却干净温馨。
一家人站在修缮一新的铺子里,看着这简陋却充满希望的“产业”,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乔老爷子环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好!像个样子了!接下来,卤味备货,饮子试制,三日后,咱们这‘乔氏卤香’和‘乔家清凉饮’,一同开张!”
众人闻言,心中都憋足了一股劲。这小小的铺面,承载着乔家对未来更多的期盼。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