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乔兰菁便带着石砚出了门。她如今毕业,时间自主,首要之事便是将家中产业细细梳理一遍。
第一站是金陵县城码头的“乔家食肆”。
铺面不大,却因占了码头人来人往的便利,生意一直不错。管事的是乔老爷子一个远房侄孙乔永福,为人老实勤快。见到乔兰菁,他连忙迎出来。
“二姑娘,您来了!”乔永福搓着手,“早市刚过,正收拾呢。”
乔兰菁点点头,走进店内。桌椅干净,地面也无油污,后厨食材摆放整齐。她看了看账本,流水稳定,每日约莫有一两半的进项。“永福哥辛苦,码头人多眼杂,注意食材新鲜,也莫要与客人起争执。”
“晓得,晓得,二姑娘放心。”乔永福连声应下。
离开码头,又去了县城里的那家双摊铺子。这铺子一半卖卤味,一半卖饮品,薄荷绿豆汤和几样糖水最是受欢迎。负责的是乔奶奶娘家一个表亲的女儿,唤作周嫂子,手脚麻利,嗓门也亮。
“菁姑娘尝尝,今早熬的绿豆汤,按您说的方子,薄荷放得足!”周嫂子热情地舀了一碗。
乔兰菁接过尝了,清甜解暑,火候正好。看了看卤味锅,色泽油亮,香气浓郁。这铺子盈利不如码头食肆,但胜在稳定,日进七八钱银子。“周嫂子费心了,天气热,饮子更要保证干净。”
“姑娘放心,碗筷都用开水烫过哩!”
午后,马车驶入更为繁华的金陵府城。
先是去了城西官学附近的“十里香”分店,生意依旧火爆,炸鸡的香气半条街都闻得到。乔兰菁没有惊动太多人,只远远看了眼排队的人群,便转向位于金陵学院对面的总店。
总店由堂叔乔永贵和媳妇王春草打理。乔永贵是个憨厚人,王春草却精明能干,将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见到乔兰菁,王春草笑着拉她到后院说话。
“菁丫头,你可算来了!正要跟你说,店里生意太好,光靠我们两口子和后来雇的那个小二,实在忙不过来。尤其饭点,脚不沾地。”王春草快人快语。
乔兰菁早有预料:“婶子辛苦了,人手确实要添。我这次来,正有此意。”她看了看账目,总店日盈利稳定在五到六两,是家里目前最赚钱的铺子。
巡查完铺面,乔兰菁回到乔家在府城新购置的小院。
这院子离学院不远,两进大小,花了近二百两银子,主要是为了自家人来府城有个落脚处,也方便照看生意。
苏清韵正在院中核算总账,见女儿回来,放下算盘笑道:“都看过了?如何?”
“都挺好,各位管事都用心。”乔兰菁在母亲身边坐下,“娘,咱们家如今现银还有多少?”
苏清韵拿出账册:“铺面日常流水不算,固定存银还有八百两左右。之前买铺子、买马车、买这院子花了不少,但‘十里香’进项稳定,养猪场和养鸡场那边也开始见收益了。”
乔家村的养猪场和养鸡场,建在村子最北边的畜牧区,远离居住地,由四房主要负责,请了几个长工帮忙。养猪场如今有大小猪崽五十多头,养鸡场更是规模不小,每日产蛋除了供应自家铺子,还能往外售卖一些,是家里一项稳定的进项。
“咱们家的人手,还是紧。”乔兰菁沉吟道,“铺面要扩张,村里产业要人,爹身边也只有石砚……我想着,还得添些人。”
苏清韵叹道:“是啊,你大伯和四叔也提过。只是可靠的人难寻。”
翌日,乔兰菁让石砚领着,去了府城口碑较好的牙行。
牙人见他们衣着体面,殷勤介绍着各种仆役。
乔兰菁目光扫过那些或麻木或惶恐的面孔,心中仍有些不适。
穿越之初,她极度排斥这种“买人”的行为,但在这个时代生活越久,越发觉这是难以避免的常态。大家族需要仆役支撑,而许多穷苦人家卖儿鬻女也只为一条活路。
她最终挑中了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丫头。那丫头站在角落,背脊挺直,眼神清亮,不像其他人那般畏缩。牙人忙道:“姑娘好眼力!这丫头叫紫电,家里原是开武馆的,遭了难才……会些拳脚功夫,手脚也利落。”
“紫电?”乔兰菁看向她,“你可愿意跟我走?”
紫电抬头看了乔兰菁一眼,目光不卑不亢,点了点头:“但凭小姐做主。”
乔兰菁付了十两银,签下契书。走出牙行,她对沉默跟在身后的紫电道:“在我家,守规矩、忠心做事即可,不会亏待你。”紫电低声应“是”。
回到小院,乔兰菁将紫电安排在身边,又将买人的事告知了母亲。
苏清韵并未多言,只道:“你如今能独当一面,这些事自己拿主意就好。家里确实需要人,尤其是会些武艺的,你爹和你出门在外,我们也放心些。”
乔山毅如今常跟着乔伯谦在各处铺子间跑腿历练,听闻妹妹买了丫鬟,特意来看过,见紫电确实像是个沉稳有本事的,也便放了心。
站在新买的小院中,看着恭敬立在身后的石砚和紫电,乔兰菁心中那份属于现代灵魂的挣扎渐渐沉淀。
既然身在此世,便需依此世规则行事。
壮大自身,庇护家人,让跟随自己的人能安居乐业,或许,这才是她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产业的根基正在一步步夯实,而属于她的征途,也即将全面展开。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