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仲远夫妇离京月余,江南乔家并未因顶梁柱的离开而有丝毫沉寂,反而在几位年轻主事者的带领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朝气。
江宁府城,位于城东清晏街的“济安堂”分号,已装修完毕,择吉日即将开业。
乔山毅与乔兰芷带着秋月,连日奔波,处理开业前最后的事宜。
赵大驾车,载着他们在江宁城中穿梭,拜访地方耆老、打通关节。
“大哥,江宁这几家大药行,似乎对我们颇有微词。”乔兰芷翻看着手中的拜帖回执,柳眉微蹙。他们递出的开业请柬,本地几家颇有实力的药行东家,均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至。
乔山毅神色沉稳,他如今历练得越发干练:“无妨。我们初来乍到,触动他人利益在所难免。他们不来,我们便请官府、请文人、请那些信任我们济安堂口碑的老主顾。开业当日,将场面做足,将义诊和优惠力度加大,用实力说话。”
他转头对秋月道,“再去核对一遍药材库存,务必确保品质上乘,尤其是开业前三天特供的‘安神助眠汤包’,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是,大少爷,二小姐放心。”秋月利落应下,转身去办。
乔山毅看着妹妹,眼中带着鼓励:“兰芷,前厅管理和人员调度是你强项,开业当日的秩序和应对,就交给你了。”
乔兰芷扬起下巴,自信满满:“大哥放心,保管让他们挑不出错处!”
与此同时,金陵府城,原本隶属于“济安堂”后院的制药区域,如今已独立门户,挂上了崭新的匾额——“济安堂药坊”。
这药坊的成立,顺理成章。
随着济安堂药膳名声远播,慕名而来求购方便成药的人越来越多。
乔兰菁意识到,药膳与成药虽同源,但制作标准、储存要求和销售模式截然不同,混为一谈反受其累。
在征得祖父和伯父同意后,她果断将成药制作剥离出来,成立了独立的“济安堂药坊”,由乔兰若主要负责品控,三叔乔魏恒协助管理工匠和营造。
此刻,药坊内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乔兰若正带着几个精心挑选的学徒,在新建的、干净敞亮的工坊内,进行首批“百消丹”的最后封装。
这“百消丹”是乔兰菁根据柳疯子医书和现代知识改良的方子,主要针对常见的食积停滞、脘腹胀痛。
将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等十几味药材,经过炮制、研磨、炼蜜等多道工序,制成豌豆大小的蜜丸,用特制的蜡壳密封,便于携带和保存。
“三姑娘,这‘百消丹’样品送去几家相熟药铺试用,反馈极好!都说比煎煮汤药方便太多,见效也快!”旺财兴奋地跑来汇报,他如今常驻药坊,帮着跑腿联络。
乔兰若细心检查着每一颗药丸的品相,闻言露出温柔的笑意:“那就好。菁儿说过,成药关键在于效用稳定、品质均一。我们绝不能砸了‘济安堂’的招牌。”
乔兰菁与乔兰心一同前来巡视。
看着一盒盒封装整齐、标注清晰的“百消丹”,乔兰菁满意地点点头:“三姐辛苦了。首批‘百消丹’先供应我们自家的济安堂和江宁分号,看看市场反应。同时,也可以少量供货给回春堂等信誉好的合作药铺。”
乔兰心翻看着成本账目,精打细算道:“定价已核算清楚,确保利润的同时,也比照同类药材汤剂的费用,让普通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乔魏恒在一旁补充:“坊内规矩都已立下,防火防潮,药材进出皆有记录,确保万无一失。”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吉日,济安堂药坊便将正式挂牌,首批“百消丹”也将投放市场。
这标志着乔家的医药事业,从药膳调理迈向了成药研发与生产的新阶段。
乔家老宅,晚膳后的小型会议。
乔兰菁向乔老爷子和乔伯谦汇报着江宁分号与制药坊的进展。
“祖父,大伯,江宁分号开业在即,虽有阻力,但山毅哥和兰芷姐应对得当,问题不大。制药坊这边,‘百消丹’即将面世,预计会触动一些传统药行的利益,可能会有些风言风语。”
乔老爷子捻须道:“树大招风,在所难免。只要我乔家行得正,坐得直,产品质量过硬,便不怕他人诋毁。你们放手去做,家里是你们的后盾。”
乔伯谦也道:“如今二弟在京为官,我们行事更需谨慎,但也无需过分畏缩。该有的气魄,还是要拿出来。”
正说着,乔海阔从村里赶来,面色有些凝重:“祖父,大伯,菁妹妹。近日村里有些闲话,说咱们养殖场用了什么‘邪法’,才让猪鸡长得那么快,怕是吃了对人不好……”
乔兰菁眼神一凝:“果然来了。这背后的人,他想从根子上动摇我们乔家的信誉。”
她沉吟片刻,果断道:“海阔哥,你明日便去请府衙负责农事的官吏,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农,公开查验我们的养殖场,将饲料配比、防疫流程公之于众。我们行事光明磊落,不怕人查!”
“好!我这就去安排!”乔海阔重重点头。
京华与江南,千里之遥,却气息相连。乔仲远在翰林院谨言慎行,稳步开局;而江南的乔家子女们,则在风雨欲来中,磨砺着各自的锋芒,守护并开拓着家族的基业。
双喜临门的背后,是更广阔的战场和更严峻的考验。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