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接连两次巨额捐献,如同在京城投下了两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引来了形形色色的反应。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乔家成了最热门的谈资。
“听说了吗?乔家又捐了十万两!还是白花花的官银元宝,足足十大车!”面摊上,一个汉子咂舌道。
“何止!先前还捐了五万件羊毛衫和三万两呢!这乔家,真是这个!”另一人竖起大拇指,满脸敬佩,“人家这才叫积善之家!听说那羊毛衫就是乔家弄出来的,又轻又暖,真是好东西,心里还装着咱边疆的将士!”
“可不是嘛!没有将士们在边关拼命,咱们哪能安安生生在这儿吃面?乔家这是替咱们老百姓念着将士们的好呢!”众人纷纷附和,言语间充满了对乔家的好感与推崇。
乔家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形象,瞬间变得高大而亲切。
与市井单纯的赞叹不同,官场中的反应则复杂得多。
一些清流官员和与乔仲远交好者,如陆文渊等,自是真心为乔家感到高兴,认为其品行高洁,为国分忧,实乃士林楷模。
“乔修撰家风清正,心怀天下,令人钦佩。”陆文渊下朝后对同僚感叹。
而同僚中也难免有酸溜溜的声音,私下议论:“这乔家,不过一商贾出身,倒是会钻营。这般散财,所图非小啊!”
“嘘!慎言!没见陛下都赞赏有加吗?如今乔家风头正劲,还是少说为妙。”更多人则是选择了观望和重新评估与乔家交往的价值。
无论如何,乔家凭借此举,在京城官场彻底站稳了脚跟,无人再敢因其商贾背景而轻易小觑。
在各府的深闺后院中,乔家,尤其是那位屡屡做出惊人之举的乔四小姐乔兰菁,也成了小姐们热议的对象。
“乔四姐姐真是厉害!不仅能做出‘济安皂’‘玉洁散’那样好用的东西,开茶楼药铺,还能想出募捐立碑的主意,更舍得拿出那么多银钱!”孙婉莹在自家花园里,对着一同赏菊的手帕交由衷赞叹,“我若是能有她一半的见识和魄力就好了。”
另一位小姐低声道:“听说‘云裳阁’和‘暖绒阁’也都是她的手笔。她家的五小姐也在蕙质书院,画的图样别致得很。乔家的女儿,似乎都与寻常闺秀不同……”
话语中,有羡慕,有好奇,也隐隐有了一丝不同于以往仅关注才艺容貌的、对另一种活法的朦胧向往。
而在这所有的反应之上,最为关键的一重,来自帝国权力之巅。
御书房内,皇帝处理完一批奏章,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对侍立在旁的太子缓声道:“皇儿,乔家之事,你怎么看?”
太子年近弱冠,气质温文沉稳,闻言恭敬回道:“父皇,乔家忠义之心,日月可鉴。其家财富厚却不吝啬,于国难时慷慨解囊,献策出力,实乃难得的忠臣良商。乔修撰为人端方,其子女亦皆出众。”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露出满意之色:“你看得很准。乔家根基在江南,与京城盘根错节的势力牵扯不深,其崛起全凭自身本事与一片丹心。此等纯臣,可用,亦可信。”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深沉了几分:“乔家那个四女儿乔兰菁,心思玲珑,魄力不凡,非池中之物。乔家日后之气象,恐怕多半要应在此女身上。”
太子若有所思:“父皇的意思是……”
皇帝目光深远:“乔家如今声望正隆,又得朕心。你身为储君,当懂得甄别贤才,聚拢人心。乔家,值得深交。让你太子妃,平日可多与乔家女眷走动,尤其是那位乔四小姐。不必刻意,寻常交往即可,以示皇家恩遇与看重。”
太子心神一凛,立刻明白了父皇的深意。
这是要将乔家,尤其是那位乔四小姐,纳入未来储君的人才班底和亲近圈子进行观察和培养。
他郑重应下:“儿臣明白,谨遵父皇教诲。”
皇帝的这一决定,看似只是内帷交往的细微调整,实则蕴含深意。
这意味着乔家已从一般的“受赏识臣子”,正式进入了帝国继承人的视野,其未来的发展,将获得更深层次的政治背书。
乔家的义举,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波纹从市井到朝堂,从深闺到宫廷,层层扩散,悄然改变着无数人的看法与命运的轨迹。
而乔家自身,在这纷繁的反应与默许的交好中,也踏上了一条更为广阔却也更加复杂的前路。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