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渐褪,春意萌动,大晟朝最重要的抡才大典——春闱会试,在万千学子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又在一片喧嚣中落下帷幕。
紧接着,便是决定最终排名的殿试。
乔府内的气氛,在春闱期间便已绷紧。
乔山谦、乔林栋、乔海瀚三人闭门苦读多日,由书童墨香、砚台、书岩悉心照料,几乎是足不出户。
苏清韵带着乔兰心亲自督促饮食起居,确保万无一失。
放榜之日,捷报传来,三人竟皆高中!
且名次极为靠前,俱在二甲前列,取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这消息已让乔府欢腾不已,然而,更大的荣耀还在后面。
殿试之日,金銮殿上,气氛庄严肃穆。
皇帝高踞龙椅,目光扫过下方恭敬肃立的贡士们。
当他的视线掠过乔家三位子弟时,明显多停留了片刻。
乔家近日的忠义之举,东宫的回禀,都让他对这几个年轻人多了几分额外的关注。
策论题目发下,关乎漕运、边贸与民生。
这恰是乔家儿郎自小耳濡目染,甚至亲身参与过的领域。
乔山谦文章沉稳,引经据典的同时,不忘结合乔家行商所见,提出疏通河道、鼓励商船辅运等务实之策。
乔林栋思维敏捷,于边贸一道见解独到,建议设立边市、规范交易,既能安边,又能富国。
乔海瀚年纪最轻,却胆气不俗,直指某些地方吏治之弊,提出严考成、清赋役等尖锐观点。
皇帝阅卷时,对这三份带着乔家独特印记的答卷,频频颔首。
待到传胪唱名,亲自问策环节,他更是特意多问了乔山谦几句。
“乔山谦,你文中提及商贾于漕运之辅用,详细道来。”
乔山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动,从容答道:“回陛下,漕运乃国之大脉,然官船运力时有不足。若允民间合规商船,于非汛期承揽部分货运,既可补官运之缺,亦可降低损耗,更可激活民间商贸,朝廷坐收税利,实乃官民两便。”他言辞清晰,数据支撑有力,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皇帝不置可否,又转向乔林栋:“边贸若开,如何防奸细渗透,保边境无忧?”
乔林栋应对流畅:“陛下,可设专司管理边市,商户需具结担保,货物往来严格登记稽查。同时鼓励边民互市,以利聚人,人聚则边防自固。”
轮到乔海瀚,皇帝问题更犀利:“你言吏治需清,可知清吏之难?”
乔海瀚目光坚定:“陛下,难不在法,而在执行。需高悬监察之剑,畅通言路,使贪腐无所遁形,使清官能吏得以晋升,如此,风气自正。”
三人的对答,虽稍显稚嫩,却皆言之有物,思路清晰,更带着一股不同于寻常书生的实干气息。
皇帝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最终,金殿传胪,响彻云霄:
“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江南乔山谦!”
“一甲第二名,榜眼——江南乔林栋!”
“一甲第三名,探花——江南乔海瀚!”
三鼎甲!
乔家子弟,竟包揽了今科殿试前三甲!
消息如同惊雷,瞬间传遍整个京城!
乔家之名,再次以这种无比荣耀的方式,震撼朝野!
一门四进士,且包揽三鼎甲,这是何等的光耀门楣!
何等的人才辈出!
依制,状元乔山谦授翰林院修撰,榜眼乔林栋、探花乔海瀚皆授翰林院编修。
三人身着红袍,帽插宫花,骑骏马游街,引得万人空巷,风光无限。
而这份荣耀,似乎也惠及了父辈。
在科举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吏部呈报官员考核迁转名单,皇帝朱笔一挥,乔仲远的名字赫然在列。
晋升西北凉州府知府!
凉州虽地处边陲,却是联通西域、控扼河西的重镇,知府乃正四品要职!
这无疑是极大的重用和信任!
退朝后,乔仲远捧着新的任命文书,心中感慨万千。
他明白,这既是陛下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乔家满门忠义、人才济济的褒奖与期望。
乔府之内,张灯结彩,贺客盈门。
乔正松与林秀仪虽远在江南,喜讯传回,亦必是老怀大慰。
苏清韵看着眼前英姿勃发的侄子们和沉稳可靠的丈夫,喜极而泣。
乔兰菁与姐妹们亦是满面春风,与有荣焉。
“父亲,三位弟弟,恭喜!”乔兰菁举杯,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家族的兴旺,与个人的奋斗交织在一起,此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乔山谦、乔林栋、乔海瀚三人亦向乔仲远和乔兰菁郑重敬酒:“多谢二伯教诲!多谢四姐(四妹)扶持!”
辉煌的灯火下,乔家众人笑容灿烂。
然而,在这极致的荣耀背后,乔兰菁心中却愈发清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乔家如今已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未来的路,必将伴随着更多的瞩目,以及……更多的风浪。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