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但凉州城外的官道旁,一片新翻的田地却围满了人。
这是府衙设立的“土豆红薯示范田”,今日正是下种的日子。
乔仲远亲自到场,乔兰菁带着紫电和旺财在一旁协助。
几名从军营调来的、已有种植经验的老兵,正带着府衙招募的农工,按照旺财的指导,切薯块、拌草木灰、起垄下种。动作麻利,条理分明。
围观的百姓窃窃私语,脸上多是怀疑。
“这玩意儿真能亩产二十石?吹牛吧!”
“长得怪模怪样的,能吃吗?别是毒物……”
“官府的话,能信几分?别到时候白费力气!”
……
乔兰菁将议论听在耳中,并不意外。
她走上前,声音清脆却足以让周围人听清:“诸位乡亲父老,此物名为土豆、红薯,乃海外传来的高产粮种,绝非毒物。大家若不信,可看看这几位军爷——”
她指向那几位老兵,“他们已在军营种过一季,不仅人吃了无事,而且收获颇丰,足以佐证!”
一个老兵憨厚地接口:“乔四小姐说得没错!咱营里的兄弟都吃过,饱肚顶饿,味道也不错!比光喝稀粥强多了!”
另一个补充道:“种起来也不算难,就是法子跟种麦子不一样,得按规矩来。”
见有亲身经历者作证,百姓们的疑虑稍减,但观望之色仍浓。
乔兰菁知道,空口无凭。
她朗声道:“府衙在此设立示范田,就是为了让大家亲眼看看这作物如何生长,收成几何!
此外,凡今年愿意试种者,府衙可免费提供部分种薯,并派专人指导!
若收成后,产量高于同等田地黍米者,府衙另有银钱奖励!”
有免费种薯,有技术指导,还有奖励!
这下,人群骚动起来。
有几个胆子大、家里田地贫瘠的农户,开始心动,凑上前详细询问。
乔仲远见时机成熟,也高声宣布:“此乃皇上亲口嘉许的祥瑞,旨在造福万民!本官以凉州知府之名担保,绝无虚言!”
“皇上都知道?”百姓们更加震惊,信任度陡然提升。
趁着这股热度,乔兰菁让旺财和几位老兵,就在田边开设了一个临时讲解点,现场回答农户们的各种问题。
从选地、下种、施肥到除草、收获、储存,知无不言。
她还让人搬来几筐去年收获的土豆红薯,现场蒸熟,切成小块请围观者品尝。
那粉糯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彻底征服了一些人的味蕾。
“嗯!好吃!”
“还真能当饭吃!”
品尝过后,当场就有十几户人家登记,表示愿意领种薯试种。
推广初见成效,乔兰菁立刻将心思转回“玖行”的商业布局上。
她找来乔兰芷和负责西北大仓的乔海阔商议。
“新粮推广,不仅是政务,也是我们的商机。”乔兰菁目光敏锐,“土豆红薯产量高,除了做主粮,亦可深加工。比如,土豆可制粉条,红薯可制饴糖、甚至酿酒。这些,都是我们‘玖行’可以涉足的领域。”
乔兰芷立刻领会:“四妹妹是说,我们可以提前布局,收购未来可能过剩的土豆红薯进行加工?”
“正是。”乔兰菁点头,“而且,推广新粮需要大量的农具、肥料。我们可以与三婶那边合作,改良或定制一批适合土豆红薯种植的专用农具,比如起垄器、专用的挖掘耙等,由‘玖行’销售或租赁。”
乔海阔也思路大开:“大仓的‘工坊区’可以提前规划出深加工的区域。原料来源若能稳定,这又是一条财路!”
三人越说越觉得前景广阔,立刻分头着手准备。
眼见着凉州本地的推广势头良好,但乔仲远心中清楚,相比于广阔的国土,凉州现有的种薯数量仍是杯水车薪。
他再次提笔,给承天帝写奏章,详细汇报了推广初期的进展与民众反应,并重点说明了种源问题。
“……臣估算,以目前凉州所产种薯,优先供应本州贫瘠之地与意愿强烈之农户,加之军营与官田持续扩种,两年之内,可使土豆红薯遍布凉州主要县乡,三年之后,方有充裕种薯可调拨支援周边州县乃至全国。此事关乎国本,急不得,亦乱不得,需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他将一个清晰务实、不冒进的时间表呈报上去,既展现了决心,也说明了客观困难,显得更加可信。
奏章送出,乔仲远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泛绿的枝桠。
凉州的春天,因为这两种不起眼的块茎,似乎比往年都来得更充满希望一些。
而他乔家,正站在这变革浪潮的最前沿。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