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守门侍卫冷冰冰地说道。
路智上前一步,恭敬地说:我们有要事面圣,事关朝廷大事,还请通禀一声。
侍卫打量了他们一番,不屑地说:就你们?也配面圣?速速离去,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李大人及时赶到。他出示了腰牌,对侍卫说道:这几位是我的客人,有要事面圣,还请放行。
侍卫见到李大人,态度立即恭敬了许多,但还是为难地说:李大人,不是小的不放行,实在是王大人特意吩咐过,今日不许任何人面圣。
李大人冷哼一声:王肃好大的胆子!连面圣都敢阻拦?你们是要听王大人的,还是要听皇上的?
侍卫们面面相觑,最终只得放行。
在李大人的带领下,路智等人终于进入了皇宫。皇宫内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但三人无暇欣赏,只想尽快见到皇帝。
来到御书房外,李大人让三人在外等候,自己先进去通禀。不多时,李大人出来,脸色凝重地说:皇上正在批阅奏折,听说你们有要事禀报,允你们进去。不过王肃也在里面,你们要小心应对。
路智等人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李大人走进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皇帝正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王肃则侍立在一旁。见路智等人进来,王肃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草民路智(柳儿、林伯),叩见皇上。三人跪地行礼。
皇帝抬起头,淡淡地说:平身吧。李爱卿说你们有要事禀报,所谓何事?
路智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账本,恭敬地呈上:启禀皇上,草民等人发现了一本账本,上面记录了王肃王大人与张大人勾结,打压文化复兴、中饱私囊的罪证。请皇上过目。
太监接过账本,呈给皇帝。王肃见状,立即说道:皇上明鉴,这定是路智等人伪造的罪证,意图污蔑朝廷命官。他们一直对臣怀恨在心,只因臣曾指出他们举办的文化活动扰乱京城治安。
皇帝翻阅着账本,眉头越皱越紧。账本上记录的内容确实触目惊心,但皇帝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道:路智,这账本你是从何得来?又如何证明其真实性?
路智便将如何发现账本、如何逃脱追捕的经过详细道来,最后说道:皇上若是不信,可以派人查证账本中记录的交易。此外,草民还有人证可以证明王大人的罪行。
王肃冷笑道:人证?只怕是你买通的伪证吧!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太监匆匆进来禀报:皇上,宫外聚集了许多文人学子,还有普通百姓,他们都要求严惩贪官,还文化复兴一个公道。
皇帝闻言,站起身走到窗边。只见宫外人头攒动,少说也有上千人。他们举着严惩贪官还我文化清明的牌子,秩序井然地站在那里。
这是怎么回事?皇帝问道。
李大人上前一步,说道:皇上,这都是王肃等人的罪行激起的民愤。路智等人为复兴文化所做的努力,京城百姓有目共睹。而王肃等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打压文化复兴,早已引起公愤。
王肃急忙跪地:皇上明鉴,这定是有人煽动民意,意图...
够了!皇帝打断王肃的话,脸色阴沉,朕自有判断。
皇帝重新坐回龙椅,仔细翻阅着账本。御书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良久,皇帝终于开口:王肃,你还有何话可说?
王肃跪地磕头:皇上,臣冤枉啊!这账本定是伪造的!
皇帝冷哼一声:是不是伪造的,朕自会查证。但在查证期间,你就先在府中闭门思过吧。没有朕的允许,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王肃脸色惨白,还想辩解,但在皇帝凌厉的目光下,只得磕头领旨。
皇帝又对路智等人说:你们提供的证据很重要,朕会派人仔细查证。若果真如你们所说,朕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严惩贪官污吏。
路智等人跪地谢恩:谢皇上明察!
退出御书房后,三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王肃还没有被正式定罪,但至少皇帝已经重视此事,他们的冤屈有望洗刷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派专人查证账本内容。调查结果证实了账本的真实性,王肃和张大人的罪行一一被揭露。最终,王肃被削去官职,抄没家产,流放边疆;张大人也被罢免官职,永不录用。
路智等人的冤屈终于得以洗刷,文化复兴活动也得以继续开展。京城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琴棋书画再度盛行,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经历这场风波后,路智、柳儿和林伯更加坚定了复兴文化的决心。他们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不懈,中华文化的火种必将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路智和柳儿站在清风棋社的庭院中,看着院内正在对弈的棋友和抚琴的学子,相视而笑。经历了这么多艰难险阻,他们终于迎来了文化的春天。
路智,柳儿轻声说道,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
路智握住柳儿的手,目光坚定:当然记得。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的梦想。
微风吹过,院中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坚持和胜利欢呼。文化复兴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只要有像路智、柳儿这样热爱文化、勇于坚持的人在,中华文化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儒心弈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