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头看向王肃,质问道:王大人,你仅凭这几封语焉不详的书信,就断定路智谋反,是否太过草率?这些书信说不定是有人故意伪造,以此来陷害路智!你可有其他确凿的证据?
王肃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李大人,空口无凭!你说书信是伪造的,可有证据证明?路智与商界联盟来往密切,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如今商界联盟公然支持路智,甚至罢免了一直忠于朝廷的孙富,难道这还不是他们谋反的有力证据吗?
荒谬! 李大人立刻反驳道,商界联盟支持文化复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与谋反有什么关系?王大人如此牵强附会,难道是想借此机会铲除异己,打压文化复兴的势头吗?
朝堂上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支持王肃的保守势力官员纷纷出列,指责路智意图不轨。
陛下,臣以为王大人所言极是!路智行事高调,拉拢人心,确实可疑!
是啊陛下,文化复兴不过是个幌子,其背后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臣恳请陛下三思,早日铲除这颗定时炸弹!
而李大人这边,也有不少清流党官员站出来为路智辩护。
陛下,路智传播琴棋文化,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生活,还提升了我朝的文化底蕴,这是有目共睹的!
是啊陛下,路智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参与,对我朝的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若只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就将其逮捕,恐怕会寒了天下文人的心,也会让我朝失去一次文化复兴的大好机会!
一时间,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混乱。支持王肃的官员和支持李大人的官员互相指责,争论不休,让皇帝更加心烦意乱。
李大人见争论不下,便转向皇帝,诚恳地说道:陛下,路智的为人,臣还是有所了解的。他虽然年轻,但心怀天下,一心想要重振我朝文化。若真如王大人所言,他有谋反之心,为何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举办文化活动,岂不是自寻死路?这其中定有误会!
王肃却不依不饶,他再次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一丝威胁:李大人,你这是在为路智狡辩!文化复兴不过是他的幌子,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拉拢人心,壮大自己的势力。陛下,若不及时铲除路智,他日他羽翼丰满,必成大患!到那时,恐怕悔之晚矣!
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双方的激烈争论,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文化复兴对国家的重要性,路智的所作所为确实让沉寂已久的文化界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但是,王肃所言的谋反之事,也不得不让他谨慎对待。谋反乃是滔天大罪,若路智真的有此意图,那将是国家的一大灾难。
然而,皇帝也明白,王肃与路智之间早有嫌隙,王肃此举说不定有公报私仇之嫌。若错怪了路智,不仅会寒了天下文人的心,也会对文化复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盯着皇帝,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皇帝的每一句话,都将决定路智的命运,也将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方向。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缓缓出列。这位老臣是朝中的元老,德高望重,平日里很少参与党争。他走到殿中央,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微微点头:张老有话请讲。
张老抬起头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缓缓说道:陛下,此事关乎重大,不可仓促决断。路智是否真的谋反,仅凭这几封书信还难以定论。臣建议陛下派人彻查此事,收集更多证据,待真相大白后,再做定夺。这样既能避免冤枉好人,也不会让真正的奸人逃脱法网。
其他官员纷纷点头称是,显然都认同张老的建议。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确实不宜轻易下结论。
皇帝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张爱卿所言有理。此事事关重大,朕确实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做出判断。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朕决定,派李爱卿和王爱卿共同负责彻查此事。你们二人要公平公正,不得徇私舞弊。在真相未明之前,暂不做定论。路智暂时停止一切文化活动,待调查结束后再做处置。
臣遵旨! 李大人和王肃齐声应道。虽然心中各有想法,但在皇帝面前,他们也只能服从命令。
皇帝站起身来,威严地说道:既然如此,今日早朝就到这里。退朝!
说罢,皇帝在太监的簇拥下转身离开朝堂。官员们纷纷起身,躬身行礼,目送皇帝离去。
待皇帝离开后,官员们也陆续散去。王肃走到李大人面前,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威胁:李大人,咱们走着瞧!我一定会找到路智谋反的证据,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李大人冷冷地看着王肃:王大人,我劝你还是收手吧。路智是无辜的,你这样做只会自食恶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儒心弈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儒心弈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