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飘着菜干的清香,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晾绳,上面搭着翠绿的黄瓜干、紫红的茄子干,还有橙黄的南瓜条,风一吹,菜干轻轻晃着,水分被日头慢慢蒸发,缩成紧实的条状,透着股干爽的甜。张阿婆蹲在自家门口的水泥台上,手里翻着刚切好的黄瓜条,黄瓜条切得均匀,厚度刚好,她时不时用手摸一摸,感受着水分蒸发的程度:“切得薄点晒得快,晾三天就能收,冬天炖肉、炒咸菜都香。”
安安蹲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根小竹竿,轻轻拨弄着晾绳上的菜干,嘴里念叨着:“阿婆,菜干,干。”他的小褂子沾了点黄瓜汁,林淑娴正蹲在旁边给他擦手,手里拿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是用旧衣服改的:“别乱动,菜干弄脏了就不好吃了。”她抬头看了看天,日头不算毒,风也凉快,“这天气正好晒菜干,过几天天凉了,想晒都没机会了。”
张阿婆点点头,往弄堂中间望了望:“就是可惜了那口压水井,要是没坏,大家洗菜、打水都方便,现在还得往河边跑,挑一趟水够累的。”
弄堂中间的空地上,有一口公用压水井,是去年合作社统一装的,铸铁的井身,刷着银灰色的漆,已经有些斑驳,井柄是木质的,缠着几道麻绳,方便抓握。之前大家洗菜、打水都靠它,省了不少事,可三天前突然坏了,压柄压下去弹不回来,井里也压不出水,只能空出“咚咚”的声响。
李振邦下班回来时,正看见老郑挑着两个水桶往河边走,水桶是铁皮的,边缘有些变形,桶里装着半桶水,晃悠悠的,溅出几滴落在青砖地上。“老郑,挑水呢?”李振邦停下车,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安安买的连环画,是《小兵张嘎》,安安之前在邻居家看过,一直想要。
“李副局长,你回来了。”老郑放下水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压水井坏了,只能往河边挑水,河边离得远,路也不好走,挑一趟得半个钟头。”他指了指不远处,刘嫂也挑着水桶往河边走,脚步有些沉,桶绳勒在肩膀上,压出一道红印。
“压水井坏了怎么没人说?”李振邦皱起眉,“我这几天忙,没注意,什么时候坏的?”
“三天前就坏了,王师傅来看过,说是里面的活塞坏了,得换个新的,可活塞不好找,需要工业券,合作社的工业券都用在农具上了,没富余的。”张阿婆走过来,接过话头,“大家想着你忙,没好意思麻烦你,就自己往河边挑水。”
李振邦放下布包,走到压水井旁边,握住井柄往下压了压,确实压不动,井身里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零件卡着了。“我来看看,”他蹲下来,打开井身侧面的小盖子,里面黑漆漆的,隐约能看到活塞的轮廓,已经锈迹斑斑,“确实是活塞坏了,锈住了,还磨破了,得换个新的。”
“新活塞不好找,我去农机站问过,没有现成的,得从外地调,还得要五张工业券,十块钱。”王师傅推着自行车过来,车后座绑着工具箱,他刚从外面修完自行车回来,“我本来想自己做一个,可没有合适的铁皮,硬度不够,用不了几天就得坏。”
“工业券和钱的事我来协调,”李振邦站起来,“这压水井是弄堂里的公用设施,大家都要用,不能一直坏着,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往河边挑水太危险。”他转头对林淑娴说:“淑娴,你帮我照看安安,我去合作社问问,看看能不能协调点工业券。”
“你去吧,安安跟我在家就行。”林淑娴点点头,接过李振邦手里的布包,“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李振邦往合作社赶,路上遇见了张强,他骑着自行车,车后座绑着水泵零件,是去合作社检查水泵的。“李副局长,你去哪儿?”张强停下车。
“压水井坏了,活塞坏了,需要换个新的,我去合作社协调工业券和钱。”李振邦说。
“活塞?我厂里的仓库里好像有备用的,是之前修水泵剩下的,硬度够,应该能用。”张强眼睛一亮,“我去厂里问问,要是能拿出来,就能省了买零件的钱和工业券。”
“真的?那太好了。”李振邦心里一喜,“你快去问问,要是能行,咱们尽快把压水井修好。”
“好,我现在就去。”张强调转车头,往工厂赶。
李振邦继续往合作社走,王社长正在仓库里整理农具,看到李振邦来了,赶紧站起来:“李副局长,你来了,有什么事?”
“弄堂里的压水井坏了,需要换活塞,张强说厂里有备用零件,要是能拿到,就不用买了,要是拿不到,得麻烦合作社协调五张工业券,还有十块钱,买个新的。”李振邦说。
“工业券和钱没问题,合作社还有点富余,要是张强厂里没有,我马上给你批。”王社长很爽快,“压水井坏了,大家打水不方便,确实得尽快修好。”
正说着,张强骑着自行车来了,手里拿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个新活塞,是铸铁的,闪着淡淡的金属光泽。“李副局长,王社长,活塞找到了,厂里仓库里的备用件,刚好能用。”张强打开铁盒子,把活塞拿出来,“这个活塞和压水井的型号匹配,我试过了,没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zjsw.org)沪上警事:1950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