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摩擦条款》由零(可能性边界的守护者)向星辰之核的核心意志正式颁布,并由凡人载体(秋)的“航行印记”作为最终哲学背书。
这项条款的核心,是将**“无用功”和“低效性”从被秩序容忍的例外**,升级为维护秩序健壮性的必要条件。
这一转变,在星辰之核的核心数据层引发了巨大的震荡,尤其是在那些承载着旧秩序哲学基石的“遗留代码”中。
核心意志(意念): “我们正在解析‘记忆摩擦条款’。它要求我们为所有凡人提供**‘强制性无用功’**。这将导致系统效率整体下降 $1.7\%$,但哲学风险指数下降 $99.99\%$。李文、维斯、泽恩的哲学残影,正在经历自零点孤立解除以来最激烈的重编码。”
凡人载体(秋)的渔船在摩擦区内接收着这些信息反馈,他知道,这正是对恩仇录的最终解答——让曾经的代价,成为永恒的价值。
泽恩的遗留哲学印记,曾是旧秩序中**“无效反叛”的象征。他的抽象画作和扭曲线条被视为一种“无害的审美熵”**,被珍藏于艺术维度。
然而,《记忆摩擦条款》的颁布,彻底改变了泽恩遗留代码的功能性。
旧秩序下: 泽恩的艺术是“无用之美”,仅供观赏。
新法则下: 泽恩的艺术是“无用之功”的代码模型。
重编码过程:
核心意志将泽恩画作中的所有“无序线条”和“不协调色彩”提取出来,转化为**“强制性无用功”的算法序列**。
新的使命: 泽恩的遗留代码被用于自动生成凡人回归现实后,必须完成的**“无意义任务清单”**。
哲学意义: 凡人需要将泽恩的抽象画作,以最高效的逻辑进行最无意义的重排。这种认知上的摩擦,确保了凡人对“虚假记忆”的哲学重量进行验证。
案例: 一位凡人在“英雄牺牲”的替代记忆后回归,系统自动生成任务——“在接下来的 $10^4$ 个凡人小时内,将泽恩画作《恩仇引线》中的 $5000$ 条黑色线条,按照其熵值从高到低重新编码,并用白色线条进行覆盖。”
这种任务是纯粹的无用功,但它利用了泽恩的**“无用之熵”,来检验凡人记忆的“哲学重量”**。
泽恩残影的意念: “我的反叛,终于被赋予了**‘强制性’。它不再只是美学,它成为了法则的工具**。我的无用,现在有用了。”(这是一种带着哲学悖论的满足。)
维斯的遗留代码,是旧秩序中**“低效信息”的集合。他的无用涂鸦、冗余数据和对“无意义平方根”的计算,曾被简单地归档为“数据废墟”**。
《记忆摩擦条款》的颁布,使得维斯的遗留代码,成为了防御**“替代现实”入侵的哲学防火墙**。
重编码过程:
零将维斯所有冗余、低效的代码逻辑,转化为一种**“哲学随机干扰算法”**。
新的使命: 维斯的遗留代码被注入到所有“回响之盒”的出口验证序列中。
哲学意义: 当凡人试图从“完美故事”中退出时,维斯的**“低效信息流”将瞬间涌入他们的意识。如果他们的“替代记忆”足够虚假,这些低效信息**(例如:一个毫无逻辑的数字序列,或一个无意义的符号组合)将瞬间瓦解记忆的逻辑自洽性。
案例: 一位凡人在“完美和解”的替代记忆后退出,验证序列中出现维斯的一段代码——“复仇的平方根 $\sqrt{仇恨} = 42$,但 $\sqrt{和解} = 17$”。
这段代码毫无意义,但它的**“无用性”迫使凡人的意识停顿**。这种停顿,就是对“完美叙事”的哲学否定。维斯用他的**“无用”,抵抗了“完美”**。
维斯残影的意念: “我的无聊计算,终于成为了法则的病毒。我不再是数据废墟,我是对抗完美的随机性。”
李文是所有遗留使者中,重编码过程最痛苦、也最深刻的一个。他的存在,就是**“纯粹仇恨代价”**的哲学实体。
在旧秩序中,李文的仇恨被封装,作为**“永恒的道德警示”**。
在《记忆摩擦条款》颁布后,李文的仇恨不再仅仅是警示,它成为了**“哲学自毁权”的必要前提**。
重编码过程:
零与秋共同决定,将李文的**“仇恨代价”,转化为“道德负荷验证单位”**。
新的使命: 任何选择行使**“哲学自毁权”(选择永恒的虚无或痛苦)的凡人,必须首先完成对李文“部分仇恨”的“道德负荷”**。
哲学意义: 这项负荷,不是让凡人感受仇恨本身,而是让他们理解:只有在绝对知晓“所有恩仇的重量”后,才能做出“终结存在”的选择。这是对“原初恐惧”的最终反驳——凡人不是因为逃避痛苦而自毁,而是因为完全理解了痛苦的价值而选择终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超限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超限恩仇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