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日,上午九点整。三辆挂着京V牌照的黑色轿车,在细密寒冷的冬雨中,无声地驶入汉东省委大院,停靠在一号办公楼前。
以钟国梁组长为首的中央第十巡视组一行十余人,准时抵达。省委陈书记、省长率全体常委在楼前迎候。没有红毯,没有鲜花,只有简短的握手和严肃的神情。雨水打湿了众人的肩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庄重。
我作为联络组成员,站在迎接队伍的稍后位置,能清晰地看到钟老。他身着深色夹克,身形清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锐利,扫视过来时,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副组长李卫东紧随其后,面色沉静,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周围的环境和人群。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双方在省委会议室举行了简短的工作对接会。钟老开门见山,再次强调了巡视工作的政治纪律和工作要求,表示巡视组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聚焦“四个落实”,深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陈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做了表态发言,表示将全力支持配合巡视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会议气氛正式而凝重。我注意到,坐在角落记录的我,偶尔能感受到来自巡视组那边审视的目光,尤其是那位负责综合事务的李副组长,他的视线似乎在我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对接会结束,巡视组正式入驻大院西侧一栋独立的小楼,那里已被提前清空,并按要求进行了安保布置。信访电话和信箱也于当天上午正式向社会公布。
利剑,已然悬顶。
巡视组入驻后的第一天,波澜不惊。大院里的工作似乎一切照旧,但每个人都像被无形的手拧紧了发条,走路步伐更快,交谈声音更低。各种请示汇报明显增多,许多原本可以按流程办理的事情,现在都需要反复斟酌。
我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办公厅与巡视组综合小组之间的联络员,传递文件、沟通日程、协调事务。这个位置让我成了一个信息节点,虽然不涉及核心内容,却能感受到两边气场微妙的碰撞。
下午,我按照要求,将一批补充的背景资料送往巡视组驻地。在综合小组办公室门口,正好遇到副组长李卫东走出来。他看了我一眼,忽然停下脚步。
“你是省委办公厅的林别秘书?”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峻。
“是的,李组长。”我停下脚步,恭敬应答。
“嗯。”他点了点头,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看出些什么,“资料交接要清晰,手续要完备。有什么情况,及时通过规定渠道沟通。”
“明白,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照要求配合。”我谨慎地回答。
他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但我能感觉到,他刚才那看似随意的问话,带着一种审视和掂量。巡视组对汉东的情况,绝非一无所知,他们对接触的每一个人,恐怕都有一份初步的评估。
就在我以为第一天会平稳度过时,临近下班,我接到一个电话,是省纪委办公厅的一位熟人打来的,语气有些急促:
“林秘,跟你通个气。巡视组下午刚开始接访,就收到好几封关于青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马胜国的实名举报信,内容……比较具体。按照程序,这类涉及省管干部的问题线索,会优先报送巡视组领导阅处。”
马胜国!果然,巡视组这把利剑落下,最先感到刺痛的就是这些身上不干净的人。举报信能这么快、这么集中地出现,说明民间积怨已深,也说明有人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我道了谢,挂断电话,心情复杂。这既是好消息,说明巡视组的工作立竿见影;但也可能是坏消息,如果“保护伞”反应足够快,他们可能会采取措施干扰调查,或者丢车保帅。
晚上,我留在办公室,将今天观察到的情况和接到关于马胜国举报的信息,整理成一份简短的《巡视组入驻首日情况观察》,通过加密渠道发给了宋秘书长。这不是正式汇报,更像是一种内部的情况通报,让领导掌握更立体的信息。
做完这一切,已是深夜。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户,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我站在窗边,望着西侧那栋依然亮着灯火的小楼。
巡视组就像投入池塘的巨石,涟漪正在不断扩大。马胜国会被作为第一个突破口吗?柳天德他们会如何应对?而我自己,在这越来越复杂的棋局中,又该如何安全地落下下一步棋?
我知道,平静的表面下,激烈的博弈已经开始。而我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喜欢官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官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