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提得好。”林别当即表示,“人才引进不能受制于传统编制思维。我们可以探索员额制双聘制等灵活用人方式。关键是要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得好。”
这次组织工作会议的效果立竿见影。会后第二天,林别就收到了三封毛遂自荐的信件。其中一封来自市科技局的一位副处长,详细阐述了对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另一封来自区里的一位副区长,主动请求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
“看来,想干事的人还是很多的。”林别对秘书说,“把这些信件转永刚部长,请他重点关注。”
然而,人事调整的涟漪也引发了一些不安。周二晚上,林别接到省委组织部老同学王处长的电话。
“林兄,听说你在星城要大动干戈?”王处长半开玩笑地问。
“谈不上大动干戈,只是正常的工作需要。”林别回答。
“还是要稳妥些。”王处长提醒道,“我听说,有人已经到省里反映,说你要搞大换血。这种舆论对你不太有利啊。”
“谢谢提醒,我心里有数。”林别平静地说。
挂断电话后,林别在书房里沉思良久。人事工作确实敏感,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星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与之相匹配的干部队伍。
第二天,他让秘书安排了一次特别的行程——走访市委党校。在党校,他与正在参加培训的中青年干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座谈中,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基层最怕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干得多错得多、不干不错的不良导向。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我相信会有更多干部敢于担当。”
林别当场表态:“市委一定会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但容错不是纵容,前提是干部要出于公心、尽职尽责。”
这次党校之行,让林别对星城的干部队伍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回到办公室,他在工作笔记上写下:“人事调整要把握节奏、注意方法,既要推进改革,也要维护稳定。”
他知道,更大的人事调整还在后面。但现在,他需要先下好第一步棋。
喜欢官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官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