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缭绕在山间的薄雾,洒在清风寨的石头墙和木质房舍上,驱散了昨夜的血腥与混乱,却也照亮了这片土地上真实的贫瘠与杂乱。
山寨空地上,篝火的余烬尚未完全熄灭,袅袅青烟与晨雾纠缠在一起。选择加入八路军的六十多名原土匪,在赵铁柱粗犷却不容置疑的吼声中,勉强排成了歪歪扭扭的队列,开始进行最基本的站姿和队列训练。他们脸上还残留着宿醉般的迷茫和不适,动作僵硬,但至少没有人敢公开违抗命令。那挺民二十四式重机枪依旧架在门楼上,由一名原一排的战士看守,无声地宣示着掌控权。
王根生带着几名战士,以及几个被指定帮忙、看起来比较老实的前土匪,正在逐一清点山寨各个库房和角落里的物资。吆喝声、报数声、物品搬动声混杂在一起,显得忙碌而嘈杂。
林峰站在自己选定的“指挥部”——原本属于“穿山甲”的那间最大的石头屋子门口,看着眼前这幅百废待兴却又充满生机的景象。一夜未眠,他的眼中带着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拿下清风寨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真正转化为稳固的根基,才是真正的挑战。
“排长!”王根生小跑着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用炭笔写在破旧账本上的清单,脸上带着兴奋,“初步清点出来了!”
“说。”林峰言简意赅。
“粮食方面:粗粮(主要是高粱、玉米)大概还有两千多斤,细粮(白面、小米)不到五百斤,咸菜十几缸,腊肉、风干野味加起来估计有两百来斤。省着点吃,够咱们现在这七八十号人吃上两个多月。”
林峰点点头,粮食是命根子,这个储量比他预想的要好一些,但远谈不上充裕。
“银钱方面:搜出来现大洋八百多块,还有一些杂色的铜子儿和几张看不出来路的纸票子。另外有几件金银首饰,估计是抢来的。”
八百块大洋,在这个年代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的基本开销和军饷(如果发的话)。
“军火方面:除了咱们缴获和原来山寨的,现在总共有汉阳造、老套筒之类的步枪八十五条,子弹大概四千多发;各式手枪十一把,子弹不到三百发;轻机枪三挺,就是那两挺歪把子和一挺捷克式,机枪子弹加起来一千发左右;重机枪一挺,就是门楼上那家伙,子弹还有不到五百发;手榴弹一百二十多枚。炮是一门都没有。”
武器装备数量尚可,但质量参差不齐,弹药更是紧缺,尤其是机枪子弹,打几场硬仗就可能见底。
“其他杂物:棉花、布匹有一些,数量不多。铁料、工具零零散散。还有几十坛土烧酒……”
听着王根生的汇报,林峰心中对山寨的“家底”有了个大概轮廓。穷,但并非一穷二白。有了一定的物资基础,他后续的计划才能展开。
“很好,把所有物资集中看管,建立账册,没有我的命令,一粒米、一颗子弹都不能动。”林峰吩咐道,“尤其是粮食和军火,要派可靠的人日夜看守。”
“明白!”王根生记下,犹豫了一下又道,“排长,还有件事……清点武器的时候,在后山一个僻静的角落,发现一个小伙子,正在自个儿擦枪,动作很麻利,跟……跟其他人不太一样。”
“哦?”林峰挑了挑眉。山寨里鱼龙混杂,有与众不同的人并不奇怪,但能让机灵的王根生特意提出来,想必有些特别。
“带我去看看。”
王根生引着林峰,穿过嘈杂的空地和几排简陋的房舍,来到山寨靠近后山崖壁的一处相对僻静角落。这里有一个半开放的石窟,前面用木棍和茅草搭了个简陋的棚子,算是遮风避雨。
此刻,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的年轻人,正背对着他们,坐在一块青石上,专注地擦拭着手中一杆中正式步枪。他的动作沉稳、熟练,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专注,与周围那些粗鲁散漫的土匪形成了鲜明对比。即使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他也没有立刻回头,而是不慌不忙地将最后一个零件擦拭干净,咔嚓一声利落地组装回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然后,他才缓缓转过身。
林峰看清了他的脸。年纪大约二十出头,肤色是常经风霜的小麦色,面容算不上特别英俊,但线条硬朗,鼻梁高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深邃、锐利,如同鹰隼,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一丝难以化开的郁结。他看向林峰的目光,平静中带着审视,没有普通土匪的畏惧或谄媚,也没有新投诚者的激动,只有一种冷眼旁观的疏离。
“他叫周文,是几个月前大当家……不,是‘穿山甲’从山下带回来的,听说识字,还会摆弄机器,枪也打得好,就是人不爱说话,性子独,平时就窝在自己这儿,也不跟其他人多来往。”王根生在旁边小声介绍道。
周文?林峰心中微微一动。这个名字,结合这独特的气质和那份深藏的锐气,让他瞬间联想到了大纲中提到的那个人——周卫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铁血亮剑:我的红警强国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