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烱带着皇帝的勉励和研究院的工艺纪要,几乎是飘着走出紫禁城的。
他心中的激动与振奋难以言表,原本的忐忑不安已被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所取代。
他迫不及待地要返回工坊,将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那些与他一同奋斗的匠人们,更要立刻着手研究那份珍贵的工艺纪要。
而在乾清宫东暖阁,朱由检短暂地休息了片刻,品了口茶,脑海中回顾着方才与朱绍烱的对答。
【帝权图谱】反馈的忠诚度提升是直观的,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将旧有寄生阶层改造为生产建设力量的可行性。
朱绍烱的例子证明,只要引导得当,给予足够的利益和尊重,这些宗室勋贵中,不乏能够焕发新生之人。
“下一个,传庆成郡王朱求桂。”朱由检放下茶盏,吩咐道。
庆成郡王朱求桂,在宗室中是个异类。
他不喜弓马,不爱交际,唯独痴迷于藏书、刻书与杂学,其王府书房“求古斋”内,收藏了无数孤本、奇器。
过去,这被视作“玩物丧志”,没少被御史言官弹劾。
朝廷断供后,别的宗室惶惶不可终日,朱求桂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他利用自己的藏书和多年钻研印刷技术的积累,联合几位志同道合、同样精通校勘的寒门文人,在京师繁华处开办了“文华书局”。
与朱绍烱的忐忑不同,朱求桂接到召见时,心中更多是好奇与一丝隐约的期待。
他自问书局开业以来,谨守本分,所印书籍皆内容端正,甚至还有不少是宣扬新政、介绍新学的,应当无过。
难道……是皇帝注意到了他的书局?
进入暖阁,行礼如仪。朱由检目光扫过,【帝权图谱】信息浮现:
【姓名:朱求桂】
【身份:庆成郡王,文华书局主人】
【忠诚度:68(浅绿)】
【特质:【格物兴趣】【博览群书】【宣传能手】(新触发)】
“平身,看座。”
朱由检语气温和,“朱求桂,朕听闻你的文华书局,近来很是印了些新鲜书籍?”
朱求桂心中一喜,连忙回道:“回陛下,臣蒙陛下新政启迪,深感开启民智、传播实学乃强国之本。
故臣之书局,除翻印经典子集外,主要着力于刊印两类书籍。”
“哦?细细说来。”朱由检表现出兴趣。
“其一,乃格物致知之书。”
朱求桂谈起本行,眼睛发亮,拘谨也少了几分,“臣借助往年搜集的宋元笔记、民间巧技,又厚颜向皇家技术研究院求教,刊印了《新编天工开物图说》,其中不仅复原前人智慧,更增添了研究院公布的‘纱龙纺机’图解、改良农具用法等。
此外,臣还组织人手,将徐光启大人的《农政全书》择其精要,编成《新农桑辑要》,
将宋应星大人《论气》、《谈天》中的浅显道理,写成《格物蒙引》,旨在让寻常读书人乃至略识字的百姓,也能知晓万物之理,工巧之妙。”
朱由检微微颔首。这朱求桂果然是个有心人,懂得将高深知识进行普及化改编,这正是新政教化所需要的。
“其二,”朱求桂继续道,语气更加郑重,“臣以为,欲正人心,明是非,亦需广博见识。
故书局还刊印诸子百家着作,非独尊儒术。
如《墨子》之兼爱、非攻、重视守城工械;《管子》之富国强兵、盐铁论政;《韩非子》之法治精神;
乃至《孙子兵法》、《鬼谷子》之谋略,皆在刊印之列。
臣以为,百家争鸣,方能开阔眼界,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一点,深合朱由检之心。
打破理学一统天下的思想禁锢,正是他推行新政、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一环。
“很好!”朱由检赞许道,“汝之所为,看似雕虫小技,实于教化民心、开启民智有大功!比那些只会空谈道德、尸位素餐之辈,强过百倍!”
得到皇帝如此肯定的评价,朱求桂激动得脸色泛红,连忙离座躬身:“陛下谬赞,臣……臣只是尽己所能,不敢当此盛誉。”
“当得起。”朱由检肯定道,“朕正欲推行教育改革,州县官学乃至新式学堂,除四书五经外,需增设算学、格物、律法、地理等实学课程。
之前已经由皇家商行印刷了几批,但一家之言,眼界终究有限,你的书局,可有能力承印此类教材?”
朱求桂心脏怦怦直跳,这是天大的机遇!“能!陛下,一定能!”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臣可延请通晓算学、格物之士,甚至请教研究院的先生,严格编撰校对!保证内容精准,印刷精良!”
“好!”朱由检抚掌,“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先行编撰蒙学、县学两级用的《新编算学基础》、《格物常识》、《大明律例浅释》等教材样本,呈送礼部与研究院审核。
一旦通过,可由礼部下文,推荐各地官学采购,与皇家商行竞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