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一三师……呼叫总部……我部……我部已于五分钟前,插至三所里!比敌人……快了五分钟!我们……我们成功堵住了敌人的退路!”
电台里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疲惫、寒冷和激动,而断断续续。但是,这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惊雷,在指挥部里炸响!
“轰”的一声,整个作战室瞬间沸腾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天呐!十四个小时,急行军七十二点五公里山路!这是神兵天降啊!”
参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许多人喜极而泣。压抑了两天两夜的紧张和焦虑,在这一刻,化作了胜利的狂欢。
李云龙也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一把抢过电报抄件,看着上面那短短的几行字,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在发光。他无法想象,一一三师的将士们,是如何用意志和血肉,跑赢了敌人的钢铁车轮。这已经不是战术,这是精神的胜利!
老总缓缓地走到了地图前。他看着那个已经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敌人退路上的红色箭头,许久没有说话。然后,他转过身,对通讯参谋说道:“以志愿军司令部的名义,起草一份嘉奖令,发给第三十八军全军。最后,由我亲笔,加上一句——”
他顿了顿,拿起笔,用一种带着万钧之力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三十八军万岁!”
“万岁军”的赫赫威名,在这一刻,诞生了!
然而,狂欢是短暂的。所有人都知道,插到三所里,只是关上了大门。接下来,一一三师将要面对的,是美军数个师的疯狂反扑。他们孤军深入,将要用血肉之躯,去顶住敌人钢铁的洪流。
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三。
正如所料,发现退路被断的美军,疯了。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西线的美第八集团军,开始不顾一切地向南突围。他们的飞机、大炮、坦克,像潮水一样,向着三所里、龙源里一线,那个由一一三师构筑的简陋阵地,发起了猛烈到极致的攻击。
战斗的焦点,瞬间集中到了一个叫“松骨峰”的小高地。这里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路。
指挥部里,连接一一三师的电话线路几乎没有中断过。李云龙就守在电话机旁,他的耳朵里,充满了剧烈的爆炸声和机枪的嘶吼声。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边的阵地,正在承受着何等恐怖的火力。
“报告!敌人一个团的兵力,在三十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我松骨峰三号阵地发起第十五次冲锋!”
“我军弹药已经打光!战士们正在用刺刀、石头、牙齿和敌人搏斗!”
“阵地上……已经打成了一片火海……我……我是通讯员,连长、指导员……都已经牺牲了……阵地上,能动的人,已经不多了……”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一个比一个悲壮,一个比一个惨烈。李云-龙紧紧地攥着听筒,手背上青筋暴起。他恨不得能钻进电话线里,去到那个叫松骨峰的地方,和战士们并肩作战。他这辈子打过无数恶仗,但从未像今天这样,作为一个旁观者,感受着如此揪心的煎熬。
“给一一三师回话!”老总的声音响彻指挥部,“告诉他们,他们的身后,就是整个西线战场的几十万敌军!他们守住的,不是一个小山头,而是这场战役的胜利!我命令他们,死守阵地,一步不退!志愿军的功劳簿上,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
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四,至十二月一日,星期五。
松骨峰的血战,持续了两天两夜。
美军的“总退却”开始了,在军事上,这被称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最长的退却”。他们在志愿军的追击下,丢弃了大量的重装备,狼狈南逃。从清川江到平壤,数百里的公路上,铺满了被击毁的坦克、卡车和美军士兵的尸体。
指挥部里,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胜利的喜悦之中。第二次战役,以一种超乎想象的、辉煌的方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狂言,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然而,李云龙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看着地图上那些代表我军追击部队的箭头,再看看代表敌人逃跑的箭头,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老总,”在一次战役总结会上,他忍不住站了起来,“我们虽然胜了,但我觉得,胜得还不够彻底!你看,敌人的主力,特别是美军那几个师,虽然被打残了,但建制还在,他们还是跑掉了大部分!我们的战士,两条腿跑不过他们的四个轮子。眼睁睁看着嘴边的肥肉溜走了,我这心里,憋得慌!”
他的话,让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老总。
老总示意李云龙坐下,他点了点头,语气沉重地说道:“云龙同志说得对。这一仗,我们是打胜了,而且是打了个大胜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没能完成战前‘聚而歼之’的最高目标。为什么?就是云龙同志说的那两点:我们的火力,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摧毁敌人的坚固防御;我们的机动力,不足以对成建制的机械化部队,实施有效的追击和合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李云龙之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李云龙之抗美援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