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抱着爆破筒和炸药包的战士,从坑道里一跃而出,他们的身上,挂满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像穿上了一件死亡的马甲。他们像离弦的箭一样,迎着坦克的机枪火舌,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正在耀武威威的坦克。
“轰!轰隆!”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冲在最前面的两辆坦克,变成了两团燃烧的火球,黑色的浓烟冲天而起。但那几名战士的身影,也永远地消失在了火光之中,连一块完整的骨头都找不到了。
李云龙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悲壮的一幕。他的手,死死地攥着,指甲深深地陷进了肉里,血从指缝里渗了出来。他没有下令撤退。他知道,这颗“钉子”,必须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才能为江北的主力,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每一个小时,都无比珍贵。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148高地,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血肉磨坊。
二月七日,星期三。
148高地,还在志愿军的手里。
但守卫阵地的那个加强营,也基本被打光了。还能拿起枪战斗的,不到一百人。弹药,也所剩无几。许多战士,都是从牺牲的战友和敌人的尸体上,捡来武器继续战斗。
天亮之后,美军没有再发动进攻,而是用飞机,投下了大量的传单。传单上,印着香喷喷的烤鸡、堆积如山的白面包和穿着比基尼的金发女郎,劝说阵地上的志愿军投降,去“温暖的战俘营享受和平”。
回答他们的,是阵地上幸存的战士,用缴获的勃朗宁重机枪,打出的一串愤怒的子弹。子弹追着那架低飞的飞机,把它打得冒出了一缕黑烟,仓皇逃窜。
李云龙知道,148高地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它像一块烧红的铁,狠狠地烫了李奇微一下,让他不敢再轻易地向前猛冲。再守下去,就是全军覆没,毫无意义。
“撤。”他对着步话机,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下达了命令。
当夜,在另一支部队的接应下,148高地上最后的几十名幸存者,带着一身的硝烟和伤痛,像一群幽灵,悄悄地撤了下来。他们走的时候,把所有牺牲战友的遗体,都集中在了一起,埋在了主峰最深的一个坑道里。然后,他们引爆了预埋的炸药,把整个坑道,都炸塌了。
他们,要让这些英雄,与他们用生命保卫的阵地,永远地融为一体。
李云龙在后方的一个临时收容点,迎接了这些归来的勇士。他看着他们一张张被硝烟熏黑的、因为疲惫和悲伤而麻木的脸,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走上前去,一个一个地,紧紧地拥抱了他们。他能感觉到,那些年轻的身体,还在微微地颤抖。
二月八日,星期四。
在连续啃了几天硬骨头之后,李奇微似乎也变得更加谨慎了。他放慢了全面进攻的脚步,不再进行大规模的集团冲锋,转而采用一种更稳妥、也更恶毒的战术——“磁性战术”。
他派出了大量的摩托化小分队,以连排为单位,像无数只灵活的触手,在志愿军的防线前,来回地进行试探。他们不与志愿军打硬仗,一旦接触,就立刻后撤,像被磁铁的同极排斥一样,同时引导后方的炮火,进行精准的覆盖。
这种打法,让李云龙感到无比的难受。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浑身是劲的拳击手,却被对手用无数根绳子捆住了手脚,有力使不出。他的“疯狗”战术,在敌人这种“不粘锅”的打法面前,效果大打折扣。你冲上去,打不着人,反而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招来一顿炮火。
“他娘的,这是在放咱们的血啊!”在一个临时的作战会议上,李云龙一拳砸在了地图上,“他这是要用这种蚂蚁啃骨头的方法,一点一点地,把咱们的兵力,都消耗在这片废墟里!等把咱们的血放干了,再上来收尸!”
所有的指挥员,都沉默了。他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敌人,正在用他们绝对的机动优势和火力优势,牢牢地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逼着他们,按照他的节奏来打。
二月九日,星期五。
一份来自江北主力指挥部的电报,让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增添了几分凝重。
电报上说,侦察发现,敌人正在汉江下游,秘密地集结大量的舟桥部队和登陆艇。种种迹象表明,李奇微在用正面进攻吸引志愿军注意力的同时,很可能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的侧翼登陆作战,企图复制“仁川登陆”的故技。
“这个老狐狸!”李云龙看着电报,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这是想从咱们的腰部,捅上一刀啊!一旦让他登陆成功,我们江北的防线,就会腹背受敌,全线崩溃!到时候,我们这几十万人,就得被他包了饺子!”
吴信泉和温玉成在电报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们请求李云龙,尽快结束江南的阻击任务,率领后卫部队,返回江北,加强主力防线。
李云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知道,主力防线的安危,是全局的关键。但是,如果他现在就撤,那江南这片阵地,就等于白白送给了敌人,之前所有的牺牲,都将付诸东流。而且,还会让李奇微觉得,中国人,已经被他打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李云龙之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李云龙之抗美援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