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七月一日,星期日。
朝鲜的雨季似乎无穷无尽。细密的雨丝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灰色大网,将整个三八线前线都笼罩在一种湿冷而压抑的氛围里。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坑道内,岩壁上的水珠凝结得更勤了,滴滴答答地落在木板上,像是为一场大戏敲打着急促而单调的节拍。
李奇微同意在开城谈判的消息,并没有在司令部里引起更多的欢呼。短暂的兴奋过后,一种更加沉重、更加警惕的情绪,迅速取代了一切。李云龙前一天夜里那句“准备点‘叫好’的家伙”,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了每一个核心参谋的耳朵里。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清晨,一份来自东京的广播稿译文送到了李云龙的案头。李奇微在他的回复中,虽然同意了开城的地点,却又节外生枝,提议在正式谈判开始前,双方先派“联络官”在开城会晤,商定具体细节。
“他娘的,又跟老子耍花枪!”李云龙把电报拍在桌子上,脸上满是鄙夷的冷笑,“裤子都脱了,还跟老子说什么前戏?联络官会晤?不就是想先派几个小喽啰过来探探咱们的虚实,摸摸咱们的底牌吗?”
赵刚正在旁边仔细地看着另一份从北京发来的电报,闻言抬起头,神情严肃地说道:“老李,你还真说对了。这恐怕不只是试探,更是一场下马威。而且,真正懂行的专家已经来了。”
他将手里的电报递过去:“北京急电。中央已经任命李克农同志和乔冠华同志,组成指导小组,昨天已经抵达平壤,负责全面指导谈判工作。同时,我方出席谈判的正式代表团名单也已确定,由朝鲜人民军南日将军担任首席代表,我方代表为邓华副司令和解方参谋长。”
李云龙接过电报,目光在“解方”两个字上停留了片刻。解方,他当然认识。这位黄埔军校毕业、在张学良东北军里干过的高材生,后来投奔了革命,脑子活,懂军事,更懂政治,是个典型的儒将。让他去跟美国人掰腕子,倒是一步好棋。
“哼,秀才都派来了,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李云龙把电报放下,心里却在盘算另一件事,“不过,李奇微要派联络官,咱们也得派。这头一炮,必须打响!解方是参谋长,是正式代表,不能一开始就把王牌亮出去。这个联络官,得找个既有胆子又有脑子,还能镇得住场子的家伙去!”
他正想着,一个身材挺拔、面容坚毅的中年军人,跟着通讯员走进了作战室。他走路的姿势,像一柄出鞘的利剑,眼神沉静而锐利。
“报告首长!志愿军司令部参谋长解方前来报到!”
李云龙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咧嘴一笑,走上前去,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解参谋长,来得正好!你可是咱们的‘武状元’,跟美国人谈判这档子事,你这个‘状元公’不上,谁上?”
解方笑了笑,笑容里透着一股自信和从容:“李参谋过奖了。我刚到,还没来得及熟悉情况。听说,美国人提议先派联络官接触?”
“没错!”李云龙把他拉到地图前,指着开城的位置,“就在这儿!李奇微那老小子,搭了个戏台子,想先让几个跑龙套的上场念念开场白。我估摸着,他派来的人,肯定不是善茬。你得有个心理准备,这第一次接触,说是谈细节,实际上就是互相亮肌肉、划道道。咱们的气势,绝对不能输!”
解方点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沉吟道:“我明白。谈判桌也是战场。对方既然划下道来,我们接招就是了。不知司令部打算派谁担任联络官?”
李云龙嘿嘿一笑,指了指解方:“除了你这个参谋长,还能有谁?不过,你现在还不能去。你的身份是正式代表。联络官嘛,我已经跟彭总建议了,就由咱们司令部的作战处副处长张春山上校,再配上朝鲜人民军的一位同级军官去。你呢,是他们的‘后台老板’!他们在前台唱戏,你在后台给他们把关、出主意!怎么样,这个安排,你觉得如何?”
解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没想到李云龙这个看似粗豪的战将,在人事安排上却如此心思缜密。让级别稍低的军官先出面,既符合对等原则,又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自己这个参谋长隐在幕后,可以更冷静地观察和决策。
“李参谋深谋远虑,我完全同意!”解方干脆地回答。
“好!”李云龙很高兴,“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从现在开始,你、我、老赵,还有陈东那个小组,咱们就凑成一个班子。你负责琢磨谈判桌上的事,老子负责琢磨怎么在谈判桌下面,给美国人的凳子腿上锯几道口子!咱们分工合作,保管让李奇微那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一九五一年,七月二日,星期一。
雨还在下。
整个志愿军司令部,像一台被拧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两项看似截然相反的工作,在这里并行不悖地紧张进行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李云龙之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李云龙之抗美援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