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明珠”号的巅峰竞技场如同一个短暂而血腥的梦,随着“暗潮”运输船在夜色中悄然驶离澳门海域,迅速沉淀为记忆的一部分。真正的舞台,在更深、更隐秘的地方。
近二十个小时的航行,“暗潮”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和速度,将搭载着各方强者的乘客送往未知的目的地。当船舱内响起准备靠岸的提示音时,舷窗外依旧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墨蓝,看不到任何陆地或岛屿的影子。
“即将抵达‘海平面中转平台’,请各位做好下船准备。”安全官“铁盾”冰冷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来。
海平面中转平台?陆晓龙透过狭小的强化玻璃舷窗向外望去,除了海水和天空,依旧空无一物。但很快,在船只前方数百米处,原本平静的海面突然翻涌起来,一个巨大无比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灰色平台,如同史前巨兽的背脊,缓缓从水下升起,带起滔天浪花!平台规模惊人,上面建有简易的停机坪、码头和数栋低矮的方形建筑,风格极其简洁实用,没有任何多余标识。
“暗潮”平稳地靠上平台码头。众人依次下船,咸湿冰冷的海风立刻包裹上来。平台随着海浪轻微起伏,脚下是防滑的粗糙钢板。除了他们这艘船,平台上还停靠着两架垂直起降的军用运输机和几艘快艇,一些穿着统一深蓝色工作服、行动迅捷的人员正在忙碌。
“这里只是外围中转站,”威廉船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甲板上,对陆晓龙低声道,“真正的‘命运之环’不在这里。接下来,我们将换乘飞行器。”
果然,在“铁盾”的引导下,众人被分成两组,分别登上了那两架造型硬朗、没有任何国籍标识的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桨叶搅动着空气,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飞行器起飞,迅速爬升,将海面平台远远甩在下方。舷窗外是茫茫云海和下方一望无际的太平洋。飞行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期间不断变换航向,显然是在规避可能的追踪。
当飞行器开始降低高度,穿透云层时,下方的景象让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众人,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那并非想象中的岛屿,而是一个庞大到令人震撼的海上人工建筑群!
它由数十个大小不一、相互连接的平台模块构成,整体轮廓近似一个不规则的环形。中心区域是较为集中的多层建筑,外围则分布着功能各异的区域,隐约能看到跑道、码头、雷达天线阵列以及……数个被高强度材料封闭、看不清内部情况的巨大穹顶结构。整个建筑群漂浮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如同一个未来风格的钢铁城市,规模堪比一艘超级航母。这就是——“命运之环”!
“我的老天……这得花多少钱……”马尧(山魈)看着舷窗外的景象,喃喃自语。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陈锋(鹰眼)眼神锐利,“这种规模和技术,不是某个私人组织能轻易实现的。背后必然有国家级别,或者多个顶级势力的支持。”
朱雀(百灵鸟)试图用加固平板的摄像头记录,但发现信号受到严格屏蔽,无法进行任何数据传输。
陆晓龙沉默地看着下方越来越近的钢铁巨环,眼神深邃。这里的科技水平和组织能力,远超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地下势力,包括“隐修会”。这让他对“星陨”理事会的能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飞行器最终在其中一个较大平台的停机坪上平稳降落。舱门打开,外面是荷枪实弹、穿着黑色作战服、戴着全覆盖头盔的安保人员,他们眼神冷漠,动作机械,如同机器人。
“欢迎来到‘命运之环’。”一个穿着灰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亚裔男子迎了上来,他脸上带着程式化的微笑,“我是接待主管,代号‘管家’。请各位来宾跟随引导,前往临时休息区进行身份核验和物品检查。”
流程严格而高效。所有人被要求再次通过安检门,随身携带的所有电子设备、武器(包括冷兵器)都被要求上交封存,统一保管。取而代之的,是分发到每个人手中的一个银灰色金属手环。
“这是你们的临时身份标识和积分账户,”‘管家’解释道,“内部通讯、门禁、消费、以及后续的比赛信息都会通过它来传递。初始积分100点。请妥善保管。”
陆晓龙接过手环,入手微沉,材质特殊,屏幕亮起,显示着代号“黑龙”和数字“100”。他注意到手环内侧有细微的感应触点,似乎还能监测生命体征。
完成核验后,他们被引导至生活区。这里如同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综合基地,通道宽敞明亮,两侧是排列整齐的金属房门。内部设施齐全,但风格极其简洁硬朗,充满了军事化管理的色彩。每个团队被分配到一个套间,内部有独立的卧室、卫生间和一个小型客厅。
在套间的金属桌上,放着一本纸质版的《参与者手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退役兵王之黑拳风云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退役兵王之黑拳风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