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起恒的长期经济发展策略说完,朱由榔并未第一时间回复,而是陷入了长久的思索之中。
殿内三位大臣见此也并未打扰。
“短期策略的确具备可行性,原本就想除掉马吉翔,趁此机会让马吉翔与如今的锦衣卫执行这个计划,一方面能收上大量钱粮,另一方面可以用这些钱粮为自己训练一支忠于自己的新军,有了新军之后才能执行严起恒所说的长期策略。”
但严起恒长期策略之中的第一条清丈田亩之策,朱由榔却有不同想法。
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建奴入关已经打碎了明朝的统治基础,若是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利用短期猛药得到钱粮打造新军。
朱由榔在想能不能趁着这个时机搞土改。
土地兼并问题,几乎所有封建王朝的衰亡,其内部根源都绕不开这个问题。
若是能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能够得到民心支持。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么干很大可能会加速灭亡。
一方面会触怒唯一支持我如今的统治基础。
此时朝廷的直接保护者是瞿式耜和焦琏等将领。他们的军队粮饷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桂林、柳州等地地方乡绅和地主的支持。
猛药之策一旦实行,未来同样需要依赖地方乡绅和抵住支持。
这些将领和官员们本身很多就是大地主或地主利益的代言人。
若要土改,第一个反对的就是目前朝廷上的这些人,这无异于自毁长城。
一旦失去本地豪强和军队的支持,清军打来,手下没人再为自己卖命。
第二点便是时间窗口不存在。
现在这一时期是其最危险的时期之一。
记得1650年11月,清军攻陷桂林,瞿式耜殉国。
土地改革需要强大的基层执行力,需要丈量土地、登记造册、重新分配,这需要一支忠诚且有效率的官僚队伍。而南明流亡政府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
第三点,土改会迫使地方上的所有地主豪强彻底倒向清廷或其它军阀,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比“流贼”更可怕,是在刨他们的根。
清廷正好可以以“为民父母”、“保护士绅”的名义进行宣传,反而巩固了他们的统治合法性。
这会使得永历朝廷在政治上被彻底孤立。
想依靠军阀-地主集团去摧毁他们自己,这在实际政治中是行不通的。在没有自己绝对嫡系武装和基层组织的情况下,推行这种改革等同于政治自杀。
想到这里,朱由榔不由得想起前世的社会主义变革。
手握真理武器,但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却根本无法实行。
单是思想理论这一条光靠自己推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学共产主义是一套完整的、建立在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体系。
记得明末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虽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先进思想,但其思维范式仍未跳出“仁政”、“复古”、“井田”等儒家框架。他们是中国本土的启蒙思想家,而非共产主义者。
更别提如今这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不存在。
仅仅儒家思想这一条,也不是自己能够撼动的。
想到此处,朱由榔回过神来,目光从瞿式耜和严起恒二人身上扫过。
自己目前所需要仰仗的两位重臣,以及未来想要团结的堵胤锡等人都是儒家学派思想与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摇了摇头,朱由榔还是将这些跨度太大的想法掐灭。
虽然不可能在如今这个时代发动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但却可以将李自成的口号政策化、制度化:尝试在控制的区域内,更彻底地推行“均田”,并辅以高效的军屯,这能极大争取民心,获得兵源和粮草。
打造一支有理想凝聚力的队伍,用“均贫富、等贵贱”的朴素理念来武装队伍,使其超越普通的流寇,拥有更强的战斗意志和组织纪律。这更像是一场披着儒家“仁政”外衣的激进农业改革。
不过这一切还是得建立在手中有一支强军的前提下。
“严起恒的猛药之策,对于地主豪绅这个群体还是不够狠,只打那么一两家,后续还得靠他们提供钱粮,太过掣肘。”
“包括寺庙等方外之人,这些人把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挂在嘴上,这次就让他们真正普度普度。”
这些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交给马吉翔和如今的锦衣卫去做。
此前朱由榔在朝堂上的那番话,其目的就是要逼马吉翔有所行动,但马吉翔现在除了想尽办法控制更多的军队外,便是装缩头乌龟。
正好趁此机会给马吉翔再上上强度,到时候一旦引起朝堂动荡,也好将马吉翔推出去背锅。
“到时候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因为马吉翔的撺掇才这么干,反正前身的懦弱性格已经深入人心。”
理清心中思路和计划,朱由榔回过神,目光扫过瞿式耜与严起恒,缓缓起身,语气沉静而坚决,透着一股被艰难时局磨砺出的决断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