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一边打开奏疏,一边听着严起恒的奏对。
“陛下,在广西设立盐铁司一事,原本是为了给朝廷获得长期银钱来源,盐铁司只是第一步。”
“以后所有进出西南之地商货,臣与户部诸臣工商议,以广西为门户,收取商税,此事若成,加上清丈田亩改革,西南一地可养兵十万。”
严起恒说到此处,神情激动振奋。
当然,朱由榔也明白,这十万兵马至少九万是步兵,装备北方战马的骑兵能凑出一万都很勉强。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榔给徐啸岳一个满编卫所编制,但徐啸岳却主要训练其中的三千人。
无他,没有那么多北方战马,目前集合朱由榔直接控制的所有军队,加上从李成栋部俘获的战马,也就凑出了三千余。
剩下的两千余人当然也会参与骑兵训练,但也只能作为后备补充兵员。
朱由榔明白这位户部尚书的计划,朝廷只剩西南一隅,且四川已经沦陷。
原本云贵也在可图谋发展,但大西军孙可望等部从四川撤到云贵地区。
如今朝廷想通过广西专营盐铁,收取各种商税,势必影响云贵地区的孙可望等人。
“唉…”
严起恒轻叹一声,盐铁专营一事现在推行,必须考虑到盘踞云贵的大西军孙可望等部。
朱由榔看完奏疏,里面已经将推行盐铁专营以及收取商税一事需要面对的难题一一列了出来。
“陛下,实行盐铁专营和收取商税,面临的最大危机便是进攻云南的大西军孙可望部。孙可望部一旦控制云南,滇盐想要运出云南,只有通过广西才能运出售卖获得银钱。”
“朝廷主要用广东和云南食盐。一旦展开盐铁专营,甚至收取商税,在广西设卡,届时只怕孙可望等大西军将领联合广东清军,不再向广西运送食盐,甚至于大西军会直接与朝廷开战!”
“其次是严格的专卖和商税制度,可能会使得外省商人不愿进入广西。”
说到大西军,严起恒面色凝重。
朱由榔自然明白严起恒的顾忌,但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计划。
广西,特别是南宁、梧州等地,是云贵地区通往出海口的传统贸易咽喉。控制这里,就等于扼住了云贵经济的气管。
云贵地区的粮食生产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水平的自给自足,但绝不足以支撑大西军长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且军队所需的火药、火器、布匹等物大部分需要依赖从外省运送。
通过对这些关键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甚至进行配额管制,朝廷可以直接从大西军控制的地区抽血。大西军要么忍受财政锐减和物价飞涨,要么就必须坐下来和朝廷谈判。
通过关卡,朝廷可以清晰地掌握云贵地区的物资进出情况,从而判断其经济状况、军事准备如大量采购硝石、硫磺甚至饥荒程度。
这给了朝廷巨大的情报优势和外交主动权。未来谈判,可以利用贸易许可作为筹码,换取大西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让步。
而且朝廷可以对忠于自己的商人、土司给予贸易优惠,而对孙可望的亲信商队进行严厉稽查和惩罚。这能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拉拢中间派,孤立死硬派。
这些都是朱由榔在严起恒上奏发展长期经济,设立盐铁专营与商业贸易一事之后,才想到控制云贵与大西军的政治和经济手段。
若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实行,未来的三五年,甚至更短时间,能够分化拉拢大西军,尽快掌控整个西南地区。
但大西军孙可望也不是坐以待毙之辈。
朝廷一旦这么做,势必引起反制。
第一,孙可望很可能派遣军队,以护商或清剿匪患为名,直接进入广西,控制关键道路,甚至武力夺取关卡。
第二,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政治上倒逼朝廷,给朝廷和皇帝扣上破坏抗清大局、资敌虐民的帽子,煽动其他将领对朝廷的不满。
最后,大西军会不惜代价寻找替代路线。例如,尝试经四川与北方甚至清占区进行贸易。
严起恒提出此经济之策时,大西军还未从四川撤出,故而并不清楚此策背后能牵动整个西南局势,甚至是天下大势。
但随着孙可望等人带着大军撤离四川,进攻云南,严起恒发现盐铁专营和商税这一策略,宛如行走在刀锋之上,稍不注意便能引动朝廷与大西军开战。
故而严起恒不敢贸然决定,只能与皇帝和朝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朱由榔虽然熟知历史走向,但严起恒提出此策之时,他更关心的是能通过盐铁专营和商税搞到足够银钱,发展军事,以图北伐。
后来也是通过亲自参与政治,以及和瞿式耜、严起恒、焦琏等人经历这么多事。
再加上与朝堂臣子打擂台,和湖广何腾蛟、浔州陈邦傅等人明争暗斗,才逐渐具备了一些政治眼光,继而想到通过经济牵制西南,给日后与大西军谈判,甚至剿灭孙可望提前布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