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和赵城的对话声音非常小,附近的一群臣子根本没有听到二人之间的对话。
但从皇帝离开的脸色不难看出,一定又出了什么大事。
一想到锦衣卫主要干的事情,不少臣子只觉得脖颈忽然被一阵森寒冷风拂过,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多事之秋,又有人要倒霉了。
许多臣子脑海之中闪过这个念头。
赵城跟着皇帝回到圜殿,垂首沉默。
桂林城出了这种泄密的事情,他们锦衣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毕竟桂林之战前,皇帝便吩咐过他,要监控好桂林城内的一举一动。
如今桂林城中有人替南宁知府送信,虽然在其送出之前被锦衣卫拦了下来,但他也难辞其咎。
赵城已经准备好承受皇帝的怒火。
朱由榔坐在龙椅上,看着殿内好似犯了错的孩子一般等待老师惩罚,心中不由好笑。
“赵城。”
“臣在。”
“如此时局之下,桂林城内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都会努力在对方阵营中安插眼线,桂林城就像一个巨大的情报战场。”
“有人为南宁知府送信乃在正常不过之事。”
已经做好准备承受皇帝怒火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城,此刻听到皇帝如此说,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皇爷,臣惶恐。”
朱由榔摆摆手。
“桂林城中除了勾结地方官僚的,定然也有建奴探子、各路军阀探子,肯定也有不满朕在桂林的改革,伺机报复之辈。”
说到此处,朱由榔顿了顿,随后继续道:“赵城,锦衣卫如今共有多少人?”
“皇爷,锦衣卫如今有两个满编千户所,沈青带了两个百户所去了南宁,千户陆文渊随户部张大人前去完成香火劝捐一事。三个百户所的人分散到各个军营,以及大部分朝臣家中,剩下的人大部分已经散了出去,在桂林调查奸细。”
朱由榔泰勒挑眉:“哦?大部分朝臣?”
“皇爷,户部尚书严大人家中只有一位随侍多年的本家老仆,一位刚到桂林收留的厨娘,以及书童,根本无法再安插人手进去。”
“哦?有意思,像严大人这样清廉的臣子有多少?”
赵城一愣,随即说道:“回陛下,如户部尚书严大人这般,还有户部右侍郎张大人,内阁首辅瞿阁老,兵部尚书吕大人,兵部左侍郎吴大人。”
朱由榔点点头,“赵城,锦衣卫人还是太少,你去内帑支十万两银子,锦衣卫至少要有一卫人马。”
“至于人选,你可从流民、百姓、同僚、还有军中挑选,但人一定要可靠,桂林城的奸细尽快肃清,各处城门你们要派人去盯着,另外,你要给朕训练一支精干人马,将他们散出去,各路军阀、投降建奴军中、建奴伪朝廷,都要有锦衣卫的人。”
“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赵城心中一凛,当即保证道:“皇爷深谋远虑,臣定竭尽犬马之劳!”
如今管理皇帝内帑的是司礼监典库太监李安辅,此人乃是桂王府老人,以前是朱由榔生父桂王朱常瀛身边的随侍太监,如今是朱由榔绝对的心腹。
除了此人外,朱由榔身边的随侍太监李国泰,同样也是桂王旧邸老人,此人一直跟在朱由榔身边,随其颠沛流离。
此前一直受王坤打压,那时的朱由榔懦弱胆怯,而如今,他穿越过来,斩了王坤,现在李国泰不仅是其随侍太监,更是被朱由榔擢升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两人是内廷之中,朱由榔绝对的心腹。
要不是如今手里的银子还需要发展军事,建立火器司,发展农业和经济等一众事务,手中钱粮不太够,否则朱由榔早就命二人着手重建东厂。
如今自己身边只有五百余名亲卫护卫安全,而他们不得进入后宫区域,而且东厂也是制衡锦衣卫的有力手段。
不多时,掌管内帑的李安辅回来。
“内帑如今还剩多少银子?”
“皇爷,内帑如今还剩三百二十万一千两百二十三两银子。”
朱由榔点点头,但心在滴血。
桂林之战前后到现在,至少花了近一百万出去。
阵亡将士抚恤一项便花出接近二十万,卢鼎本部五千六百人全部纳入自己接掌控的体系,一应粮草和将士饷银现在全都由自己内帑出。
加上五军营、桂林卫补充战损,恢复满编,新建三千人规模的神机营,新建腾骧左卫,还有庞天寿前往海外商谈购买军火,推广种植三种心作物,南宁成立盐铁司,锦衣卫扩编。
这些事情,每一件都是耗费大量银钱的事情。
如今还只是先期投入。
朱由榔预计,这些事情完成,至少还需一百多万两银子砸进去,随后便是长期养着这些兵马,这也是大笔的银钱消耗。
剩下的这点钱,最多也就能撑住接下来的一年时间。
“张同敞啊张同敞,希望你能多搜刮点寺庙道观的银子吧。”
朱由榔小声喃喃道。
而此时的张同敞在锦衣卫千户陆文渊的保护下正在五岳观内做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