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翊的命令如同一道无形的界限,将审计司与宫闱深处的迷雾暂时隔开。沈玲珑依言将相关卷宗封存,不再主动触碰那条敏感的线。但她并未真正停下脚步,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岁末的全面审计之中。
这是审计司成立后迎来的第一次年度大考,也是对沈玲珑和新规权威的真正检验。她调动了司内所有力量,分成数个小组,对六部、寺监、乃至部分地方上缴的账目进行交叉复核与抽样详查。表面上,这是一次例行的、全面的财政健康诊断,符合审计司的法定职责,无人可以指摘。
然而,在这庞大的工作量背后,沈玲珑藏着自己的心思。她指示各小组,在审核其他部衙账目时,留意识别那些与宫中用度、特别是与静慧太妃宫中往年采买记录中,品类、规格、甚至供应商高度相似的账目条目,无论其来自哪个部门,均需单独标记,汇总至她处。
她不能直接查宫中,但她可以查那些可能为宫中“办事”的外朝衙门。
这一策略,很快便有了收获。
在审核光禄寺(虽经整顿,但根基难清)岁末宴饮筹备账目时,一个小组标记出了一批采购自“锦绣阁”的江南贡缎。沈玲珑记得,“锦绣阁”正是之前沈明轩打听过的、品质极佳却因无背景难以成为皇商的民间绸缎庄。而在封存的卷宗里,静慧太妃宫中往年也多次采买过“锦绣阁”的料子,只是走的是内务府的账。
光禄寺为何要采买与太妃宫中同源、且并非皇商指定的料子?而且数量不小?
几乎同时,另一组在核查工部虞衡清吏司(负责山林川泽、宫室修缮)的物料采购账时,发现了一批昂贵的紫檀木和金丝楠木的采购记录,用途标注为“宫中偏殿修缮”。但核对内务府存档的宫室修缮记录(慕容翊手令权限内可查部分),那段时间并无对应偏殿的大规模修缮工程。而静慧太妃所居的宫殿,其小佛堂的布置,恰以紫檀和金丝楠木闻名。
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沈玲珑用这种迂回的方式,一颗颗悄然拾起。她不动声色地将这些标记出的异常条目归类整理,不形成正式文书,只存在于她私密的笔记和记忆中。
她隐约感觉到,有一条隐秘的供应链,正在利用外朝多个部门的账目,为静慧太妃宫中,或者说,为与她相关的势力,输送着超出份例的物资和资金。而这条供应链,与之前发现的驿路异常经费、水龙帮的走私,或许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岁末审计的工作繁重而庞杂,沈玲珑每日埋首于文山牍海,常常至深夜。这一晚,她正对着户部送来的一摞关于各地常平仓粮草流转的账册凝神思索,赵铁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门口,脸色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大人,”他低声道,“王府来人,请您即刻过去一趟。”
沈玲珑心中微动。此时已是亥时末,慕容翊突然传召,必有要事。她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吩咐了几句,便随来人匆匆赶往摄政王府。
书房内,慕容翊并未如往常般坐在案后,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甚至……一丝凝重。
“看看这个。”他没有寒暄,直接将一封信函递到沈玲珑面前。
沈玲珑接过,借着烛光快速浏览。信是密报格式,来自北疆,内容却让她心头剧震——北狄内部似乎发生了不同寻常的权力更迭,一位以强硬闻名的王子掌握了实权,边境气氛骤然紧张。更令人不安的是,密报中提到,边境守军发现有小股北狄精锐斥候,配备了制式极为精良、甚至带有几分中原工艺特色的弩箭和弯刀,其战斗力远超以往。
精良的、带有中原工艺特色的军械!
沈玲珑猛地抬头,看向慕容翊。
慕容翊眼神冰冷:“龙霸天在逃,北狄却用上了可能来自我朝的精良军械。而我们在江南查到的那批弩箭,与边境发现的,特征描述高度吻合。”
“王爷是怀疑……水龙帮走私军械的通道,并未被完全切断?或者……还有别的渠道?”沈玲珑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
“成国公倒了,但想吃里扒外、发国难财的人,永远不会少。”慕容翊的声音带着杀意,“北狄新主野心勃勃,边境恐有大战。若此时我军军械不如人,后果不堪设想。”
他走到沈玲珑面前,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她:“本王让你暂停宫中那条线,是不想让你过早卷入更危险的漩涡。但军械之事,关乎国运,不能再等。”
沈玲珑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慕容翊需要她,利用审计司的身份和手段,从财政和物资流转的角度,全力追查可能存在的、新的军械走私链条!这比调查宫中贪墨更加紧迫,也更加危险。
“臣,明白。”沈玲珑没有任何犹豫,“审计司会调整重心,全力追查与军械制造、采购、流转相关的所有账目与物资链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奸臣之女,靠捞钱权倾朝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