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伙?往哪儿散?”李自成头也不抬,“回头是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铜墙铁壁,往前……是叶尔羌人的弯刀和准噶尔人的铁骑。咱们现在是夹缝里的老鼠,得自己刨食,还得小心别被更大的畜生吃了。”
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靠近篝火,是老回回马守应。他带来了两个陌生人。一个穿着蒙古袍子,眼神精明;另一个则高鼻深目,发色棕黄,穿着一身略显臃肿的粗呢外套,腰间挂着一柄奇特的弯刀。
“闯王,八爷,”马守应压低声音,“有客到。这位是漠西准噶尔部的使者巴特尔,这位……是北边罗刹国的探险队长,伊万诺夫。”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们在这西域挣扎求存,自然听说过西边强大的准噶尔部和更北方那些神秘的罗刹人。
巴特尔操着生硬的汉语,开门见山:“伟大的巴图尔珲台吉知道你们的困境。台吉说,与其在这里饿死,不如拿起你们的刀剑,向东,或者向南。叶尔羌人占据着富庶的绿洲,他们的财富和女人,足以让你们重新壮大。”
伊万诺夫则通过巴特尔的翻译,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声音补充道:“沙皇的友谊,可以向勇敢的战士敞开。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更好的武器。”他拍了拍腰间那柄明显不同于中原制式的火绳枪,“还有,通往财富的道路,不止一条。如果你们能扰乱明国的西部,无论是河西走廊,还是更远的地方,莫斯科会非常乐意看到,并且,不吝赏赐。”
李自成放下小刀,缓缓抬起头,篝火在他眼中跳动。他看了一眼张献忠,发现对方眼中也闪烁着贪婪与冒险的光芒。
西域的风,似乎在这一刻,开始转向。大明帝国的外部,新的敌人,正在这遥远的边陲悄然合流。而紫禁城中的皇帝,对此已有预料,他的利刃,即将指向东方,也为不久后的西方风暴,埋下了伏笔。
喜欢撰鼎记请大家收藏:(m.zjsw.org)撰鼎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