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振邦是一个人来的。
没有京城吉普,没有随行干事,他就坐着县城最破的长途客车,在戈壁滩的土路上颠了半天。
王建国在办公室接到电话,冲到大门口时,看到的就是一个穿着旧中山装,满脸风沙,比所里任何一个老研究员都更像“基层同志”的李振邦。
老狐狸,这是换打法了?
所长办公室里,气氛前所未有的平静。
王建国倒了杯白开水,水里混着沙子。李振邦看都没看,端起来就灌了一大口,喉结滚动,发出干渴的声响。
“你那通电话的记录,我看了。”李振邦放下搪瓷缸,声音沙哑,“姜平远夫妇的事,我也核实了。”
王建国的心猛地一紧。
“是国家的亏欠。”李振邦直视着他,那双总是锐利的眼睛里,带着一股罕见的疲惫,“所以,人,我不抢。但是,国家的需求,也不能耽误。”
王建国没说话,拳头捏得死紧,等着他的下文。
李振邦从那个破旧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推到王建国面前。
文件袋上没有“中科院”的字样,封口处,是一个王建国从未见过的、烙着五角星和麦穗的暗红色火漆印。
王建国的手有些发抖,他撕开封条,里面是一份装订整齐的正式文件。
标题的黑体字,像一排沉默的士兵,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关于“特殊人才-姜绵绵”培养及保障工作的最高指示】
王建国的呼吸骤然停滞。
他一字一句地往下看。
“一、确立‘巡回指导’模式。姜绵绵同志的户籍、编制及一切人事关系,永久保留在红旗七所。所长王建国同志,作为其唯一指定监护人及对外联络官,全权负责其日常生活与思想健康。”
“二、根据各重点项目实际需求,姜绵绵同志需在监护人陪同下,定期赴京城及其他指定科研单位,进行为期不超过一个月的‘短期交流’。”
“三、‘巡回’期间,一切食宿、交通、安保,均按最高级别标准执行。相关单位必须无条件配合,创造最优质、最宽松、最纯粹的成长环境,严禁任何形式的功利性引导与非必要接触。”
王建国看得心跳如鼓。
这不是命令,这是一份双方都做出巨大让步的“条约”!他保住了绵绵的“所有权”,但代价是,他这把老骨头,要带着他的心头肉,变成一个“空中飞人”。
责任,比天还大。
他的目光落到文件最后一页,在所有条款的末尾,有一行手写的、力透纸背的批注。
【同意。另,该同志内部代号,正式启用。】
批注下面,是两个他只在新闻里见过的、龙飞凤舞的签名。
而在签名的旁边,还有一个用红笔标注的、清晰的印刷体名词。
【代号:缪斯(Muse)】
轰!
王建国感觉自己的天灵盖被这两个字给掀开了。
缪斯……灵感的女神。
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是在跟一股何等无法抗拒的力量角力。这不是李振邦的决定,甚至不是中科院的决定。
他输得不冤。
“怎么样?”李振邦的声音将他从震惊中拉了回来,“这个方案,你这个‘地主老财’,还满意吗?”
王建国缓缓抬起头,看着李振邦那张带着戏谑的脸,他想笑,眼眶却先红了。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t_start]
最后,他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保住了他的小太阳,这就够了。
去京城的消息,在姜绵绵的世界里,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暴。
“京城?!”小丫头嘴里含着大白兔奶糖,说话含糊不清,“就是电视里那个天安门?能看到毛主席吗?”
“那可不一定。”王建国正在给她收拾行李,听见这话,哭笑不得,“但肯定比咱们这儿好玩。有公园,有动物园,还有好多你没吃过的东西。”
“那……京城的肉包子,也比皮还厚吗?”姜绵绵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美食最纯粹的向往。
“厚!肯定厚!”王建国拍着胸脯保证。
姜绵绵立刻欢呼起来,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对即将到来的“京城之旅”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王建国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心里那点压力也消散不少。他蹲下身,开始往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里塞东西。
厚棉衣、羊毛裤、防风镜、军用水壶、感冒药、止泻药、防过敏的药膏……他塞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把整个七所的卫生所都搬过去。
就在他准备拉上拉链时,姜绵绵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包,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王爷爷,等一下!还有我的东西没装呢!”
王建国一愣,打开她那个宝贝似的布包,里面的东西让他眼角直抽抽。
一根盘得油光发亮的红色翻花绳。
几块光滑圆润的戈壁滩鹅卵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