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恒温冷却系统”的成功,让整个红旗精密仪器厂陷入了一种短暂的狂欢。
刘振华看着那台曾经让他头痛欲裂的精密磨床,
如今在经过改造后,加工精度稳稳地突破了0.1微米大关,他激动得差点给姜绵绵跪下。
然而,狂欢过后,是更加沉重的现实。
在工厂最高保密等级的攻关室里,气氛比冰窖还要冷。
“还是不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用镊子夹起一枚比米粒还小的钢珠,放在高倍显微镜下,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挫败,“第37次试验,失败。
滚珠在极限转速下,依然存在万分之一毫米的偏心振动。”
这枚小小的钢珠,是核潜艇导航陀螺仪的核心部件。
它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潜艇在深海中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
刘振华的脸色比锅底还黑。解决了磨床的震动问题,他们终于能造出理论上完美的滚珠了。可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滚珠分毫不差地安装进微型轴承里,并进行最后的精密调校,成了新的天堑。
他们就像一群顶级的裁缝,用最名贵的丝绸做出了一件完美的衣服,却发现找不到一根能把它缝合起来的针。
“我们尝试了机械臂微调,失败。尝试了液压校准,失败。尝试了人工嵌入,手最稳的老师傅,手抖得跟帕金森一样!”一个年轻技术员烦躁地抓着头发,“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是人能干的活!它要么就卡死,要么就太松,根本没有中间状态!”
“静态!我们必须让它在调校的瞬间,达到绝对的静态!”那位被大家尊称为吴老的老工程师,固执地敲着桌子上的图纸,“任何一丝一毫的晃动,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刘振华揉着发痛的太阳穴,反驳道:“吴老,可是强行固定,会导致滚珠和轴碗之间产生应力,一旦启动,磨损会瞬间超标!我们已经毁了十几个样品了!”
“那就继续想办法固定!这是唯一的路!”
整个攻关室,再次陷入了争吵和绝望的死循环。他们被困在了“绝对静止”这个牛角尖里,怎么也绕不出来。
而此刻,绝望的源头,正被另一个“难题”困扰着。
在车间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几乎占了半个仓库的沙盘。这本是几十年前苏联专家用来规划厂区布局的,后来就一直闲置着,积了厚厚一层灰。
但在姜绵绵眼里,这简直是天底下最棒的玩具!
王建国不知道从哪儿给她淘来了一整袋五颜六色的玻璃弹珠,小丫头正趴在沙盘边上,兴致勃勃地指挥着她的“弹珠大军”。
“冲啊!红色军团!去占领那个小土坡!”
“蓝色军团从旁边包抄!把它们都抓起来!”
她的小手在沙盘上推来推去,玩得不亦乐乎。
王建国在一旁看着,手里捧着一本《论工业环境对儿童呼吸道的影响》,看得心惊肉跳。
罗青则站在五米开外,
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靠近沙盘的活物,都会被她那能杀人的眼神逼退。
姜绵绵的“战争”进行得很不顺利。
她把一颗最漂亮的,里面带着花纹的玻璃弹珠当作自己的“大将军”,想让它稳稳地站在一个沙子堆成的小山丘顶上,发号施令。
可是,那颗“将军”弹珠,太不听话了。
她刚把它放上去,它就“咕噜噜”地滚了下来。
她不服气,又把它放上去,它又滚了下来。
她用沙子在周围堆起一圈“城墙”,想把它围住,可小手一碰,弹珠又从另一边滚走了。
“哎呀!”
姜绵-绵气得小脸通红,小嘴撅得老高。
她试了好几次,那颗弹珠就像个调皮的泥鳅,总是在她最不希望它动的时候,自己滚到一边去。
“坏弹珠!不听话!”她气得用小拳头捶了一下沙子,结果震得旁边的几颗“小兵”弹珠也跟着滚开了,阵型大乱。
……
攻关室的门被推开,刘振华和吴老等人一脸晦气地走了出来。刚才的争论没有任何结果,所有人都憋着一肚子火,又无处发泄。
“都去休息一下吧,脑子都快成浆糊了。”刘振华摆了摆手,神情颓丧。
吴老叹了口气,背着手,漫无目的地在车间里踱步。他搞了一辈子精密机械,从不信邪,但今天,他真的感觉自己撞上了一堵看不见的墙。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那个巨大的沙盘附近。
就在这时,一声充满委屈和愤怒的童音,像一颗小石子,清脆地砸进了他那潭死水般的思绪里。
“你这个坏蛋!为什么总要滚来滚去呀!”
姜绵绵正对着那颗屡教不改的“将军”弹珠发脾气,两只小手叉着腰,气鼓鼓地样子像一只发怒的小河豚。
“我让你站好!你就不能乖乖的吗!”
她抱怨着,又一次小心翼翼地把弹珠放在沙丘顶上,
然后用两根食指,轻轻地、又恨又气地戳着弹珠的两侧,不让它滚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