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心”项目的突破,
注入了整个沉寂的科研系统。
钱老趁热打铁,
直接带着姜绵绵,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下一个目的地——“天眼”计划的所在地。
与“昆仑心”那充满重工业暴力美学的基地不同,
“天眼”基地坐落在京郊另一处更为隐秘的山谷中,
这里听不到金属的轰鸣,只有无数服务器风扇汇成嗡嗡声。
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因高压电离而产生的臭氧味道。
这里是共和国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高性能雷达研究所。
姜绵绵对这个新地方充满了好奇。
这里没有大烟囱,也没有油乎乎的机器,
但有很多高大的、奇形怪状的“架子”和像大锅盖一样的“盘子”。
在她看来,这些巨大的设备简直是玩捉迷藏的绝佳场所。
“钱爷爷,这里好大呀,我们可以玩捉迷藏吗?”她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钱老。
钱老看着她那充满期待的小脸,又看了看不远处会议室里那愁云惨淡的气氛,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当然可以,不过要等爷爷跟这些叔叔伯伯说完话。”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天眼”计划的总工程师,魏光,一个四十多岁,发际线已经退守到头顶高地的中年男人,正双眼通红地盯着投影幕布上的一张三维雷达覆盖图。
图上,蓝色的探测范围像一个巨大的罩子,覆盖了广阔的空域。但在特定的角度和距离上,几道刺眼的红色区域,像利剑一样,从外部轻松地刺穿了这层“保护罩”。
“不行!还是不行!”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烦躁地抓着头发,“我们把脉冲功率提到了硬件能承受的极限,再高发射管就要烧了!可这个‘73度仰角盲区’还是存在!”
“算法呢?滤波算法优化得怎么样了?”魏光的声音沙哑得像在吞钉子。
“没用!”另一个负责软件的专家一拳砸在桌上,震得咖啡杯里的液体都溅了出来,“我们试了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所有能想到的算法都用上了!这个盲区就像个幽灵,你怎么都绕不开它!它是由天线本身的物理结构和电磁波衍射效应决定的,这是物理规律,算法弥补不了!”
魏光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物理规律。多么绝望的四个字。
这意味着,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敌人只要找到了这个固定的角度,就能像一把烧红的刀子切黄油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撕开他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空网。
盛京的悲剧,就是血淋淋的教训。谁能保证“影子”没有掌握这个致命的漏洞?
一想到一架满载炸弹的敌机,顺着这个盲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京城的上空……魏光就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我们……我们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一个年轻人的声音里带上了哭腔。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那是一种比“昆仑心”项目遇到的材料瓶颈更深沉的绝望。材料不够,可以举全国之力去炼;可物理规律,你要怎么去对抗?
就在这片绝望的死寂中,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姜绵绵等得不耐烦,自己跑了进来。她看到一群大人都耷拉着脑袋,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觉得很没意思。
她跑到王建国身边,扯了扯他的裤腿,
用自以为很小声、其实整个会议室都能听见的声音说:
“王爷爷,我们来玩捉迷藏吧!你来抓我!”
王建国看着这压抑的气氛,正想拒绝,却收到了钱老鼓励的眼神。
他心一横,反正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不如让孩子活动一下。
“好!那你快去藏好!”
“耶!”姜绵绵欢呼一声,像只出笼的小鸟,一溜烟就跑出了会议室。
魏光等人愕然地抬起头,看着这一老一小,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钱老站起身,拍了拍魏光的肩膀,笑道:“走吧,魏总工,劳逸结合嘛。我们也去活动活动,找找我们的小顾问。”
一群顶尖的雷达专家,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拉着,加入了这场幼稚的捉迷藏游戏。
姜绵绵的身影在巨大的服务器机柜和线缆之间穿梭,
最后,她发现了一个绝佳的藏身之处——那个被固定在巨大转台上的,直径超过五米的抛物面天线后面。
她小小的身体往那巨大的弧形金属板后面一缩,简直完美!
王建国装模作样地在外面喊:
“绵绵!藏好了吗?我来抓你咯!”
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老男孩”,开始在基地里四处寻找。他们找了半天,把所有可能的地方都翻遍了,就是找不到那个小小的身影。
“这孩子……跑哪儿去了?”一个专家气喘吁吁地扶着膝盖。
魏光也觉得有些荒谬,他一个搞雷达的,竟然找不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奶声奶气,又带着点得意和不耐烦的声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