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深海”项目研究所的狂欢,比隔壁戈壁滩上的同行们来得更加猛烈。
毕竟,航天人只是找不到路,
而他们海军,是开着一辆全世界最先进的跑车,
却发现油门和喇叭连在了一起,一脚下去,
还没撞死敌人,自己先被全世界的警察给围了。
那种憋屈,足以让最温和的工程师变成暴躁的喷子。
而现在,这个死结,被一个七岁小女孩一句“把耳朵贴在墙上听”给解开了。
解得如此轻松,如此写意,如此……降维打击。
总工程师陈工,此刻正抱着姜绵绵的小腿,哭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鼻涕眼泪糊了满脸,嘴里还颠三倒四地念叨着:“祖师爷……您就是我们声呐界的祖师爷啊!以后我们拜妈祖,不,我们就拜您!”
一群国宝级的专家,纷纷效仿,差点就要当场黄袍加身,把姜绵-绵推上“海军未来总设计”的宝座。
龙振国司令在一旁看得是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干脆大手一挥:“今天我请客!食堂加餐!把那头养了三年的猪,宰了!”
在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姜绵绵被这群热情得有些过头的叔叔伯伯们搞得晕头转向。她只觉得自己今天玩了两个新玩具,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话,然后就莫名其妙地收获了一大堆糖果、零食,还有一个“晚上吃猪猪”的承诺。
大人真奇怪。
她挣脱了陈工的“怀抱”,跑到窗边,看着外面那片在夕阳下波光粼粼的大海,小脸上写满了向往。
“龙爷爷,”她回过头,奶声奶气地问,“我们晚上,可以去海边玩吗?我想看大船!”
这个要求,在此刻,无异于圣旨。
“可以!当然可以!”龙振国笑得满脸褶子都开了花,“别说看大船,爷爷让你上大船都行!”
于是,夜幕降临,研究所不远处的一片警戒海滩上,破天荒地燃起了一堆篝火。
姜绵绵穿着厚厚的小外套,坐在王建国怀里,小嘴吃得油光锃亮,手里还抓着一根烤得焦香四溢的猪蹄,幸福得直冒泡泡。
不远处,一艘万吨级的驱逐舰,如同一座钢铁巨兽,安静地停泊在军港里,舰身上无数的灯火,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构成了最硬核的背景板。
罗青没有参与这场狂欢。
她像一尊沉默的雕像,站在离人群几十米外的一处高高的礁石上,海风吹动着她的发梢,那双比夜色更冷的眼睛,正一瞬不瞬地盯着远方的海面。
那里,有几点渔火,在随着波涛轻轻摇晃。
看起来,和普通渔民的夜间作业,没有任何区别。
“罗青姐姐!”姜绵-绵啃完了猪蹄,噔噔噔地跑了过来,小手里还举着一串烤得金黄的鱿鱼须,“给你吃!这个好好吃,像小辫子!”
罗青的视线从海面上收回,落在了那张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小脸上。她接过鱿鱼须,却没有吃,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
姜绵-绵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也看到了那几点渔火。
“罗青姐姐,”她好奇地问,“那些渔船是不是很喜欢在海里玩呀?它们是不是在找大鱼呀?”
罗青的眼神,在听到这句话时,骤然变得锐利如刀。
她看着那些伪装得天衣无缝的渔船,声音被海风吹得有些飘忽,却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它们在找的不是鱼。”
“是麻烦。”
姜绵绵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她觉得罗青姐姐今天有点奇怪,好像那几艘船欠了她钱一样。
夜渐渐深了。
篝火晚会结束,姜绵绵玩累了,被王建过抱回了临时安排的宿舍,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罗青却毫无睡意。
她独自一人,来到了研究所最高处的观察哨。这里架设着一台军用级的超高倍率望远镜,连接着最先进的热成像和声波分析系统。
她将眼睛凑到目镜前,熟练地调整着焦距,将镜头对准了那几艘看似无害的“渔船”。
在普通人眼里,它们只是几艘破旧的拖网渔船。
但在罗青的视野里,一切都被放大了数百倍,无数的细节,纤毫毕现。
第一艘船,船舷上的水线痕迹不对。对于这个吨位的渔船来说,它的吃水太浅了,这说明它的底仓是空的,或者装载了重量很轻、体积却很大的东西。比如……电子设备。
第二艘船,船尾的拖网绞盘上,缠绕的不是渔网,而是一种颜色更深、带有金属光泽的线缆。那不是用来捕鱼的,那是用来布放拖曳式声呐的。
第三艘船,驾驶舱顶上那根用来通讯的鞭状天线,比正常的要粗了整整一圈。那里面,藏着高功率的卫星数据链。
它们没有撒网,没有捕捞,只是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在那片海域,像幽灵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来回逡巡。
它们在画图。
用肉眼看不见的声波,一寸一寸地,绘制着这片海域的海底地形图,记录着这里的洋流、盐度、温度……所有能够影响声波传播的战场环境数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