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此时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严肃:“林公子所言,不无道理。然,老夫有一问:若依公子所言,后世‘格物’之学如此昌明,足以影响国运,那为何……后世之王朝,亦未能逃脱更迭之命运?”他目光如炬,即使林昊看不见,也能感受到那话语中的锐利。
林昊心中暗赞,问题一针见血。他叹了口气,道:“先生问到了关键。‘格物’之学,是工具,是力量。但这力量掌握在谁手中?用于何处?若君王贤明,用于富民强兵,自然能延长国祚。但若君王昏聩,官吏腐败,这力量反而可能加速内部的失衡,或者成为对外扩张、耗尽国力的催化剂。再好的工具,也需要好的制度和人去运用。说到底,‘人’才是根本,‘制度’是保障,‘格物’是助力。三者缺一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都可能导向衰亡。”
他这番关于技术、制度与人性的辩证观点,再次让殿内众人默然。这其中的道理,似乎比单纯的治国方略更加深邃。
李世民久久不语,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林昊的话,像是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看到了传统治国理念的另一种可能性——通过发展那些看似“奇技淫巧”的格物之学,来夯实帝国的根基。
他看向林昊的目光,变得更加复杂。这个年轻人,不仅知晓未来,其思维之开阔,见解之深刻,也远超他的预期。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榨取信息的“预言者”,更可能是一个蕴含着无数“良方”的宝库!
“小友今日之言,再次令我等受益匪浅。”李世民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这‘格物’之学,关乎国本,确需重视。却不知……小友家乡,于此道上,有何……嗯,有何特别卓着之处?或许,有些于民有利之物,亦可在我等这‘山野之间’,尝试一二?”
他开始尝试索取更具体的东西,但语气极其委婉,将范围限定在“于民有利”和“山野尝试”。
林昊心中警铃大作,知道最危险的部分来了。他绝不能轻易给出超越时代的技术。
他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转移了话题:“阁下说笑了,我家乡那些东西,都需要庞大的基础工业……嗯,就是需要很多配套的工匠和材料才能制作,在这里恐怕难以实现。不过是一些理念罢了。当务之急,还是先治好我的眼睛,等我看见了,或许能帮诸位看看这里的山川地貌,分析一下各地的物产情况,那才是更实际的呢。”
他将话题引回了自己的眼睛和更“安全”的地理分析上。
李世民目光微闪,知道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他深深看了林昊一眼,仿佛要将他看穿。
“小友说得是,眼下确实应以你的康复为重。”他站起身,“你好生歇着,待下次孙先生来施针。”
说完,他带着众人再次离去。
这一次,偏殿内外的气氛,与昨日又有所不同。李世民等人的心中,少了几分得知“死期”的纯粹绝望,多了几分如何利用“后世智慧”与“格物之学”来对抗命运的沉重思考。而林昊,则在黑暗中,更加坚定了守住底线、谨慎周旋的决心。
他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当他重见光明的那一刻,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