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之后,李泰的心仿佛被那块晶莹剔透、能将阳光汇聚成耀眼一点的凸透镜给钩走了。他满脑子都是林昊演示时,光线穿过透镜,在纸上烧出一个小洞的景象,以及墙上那倒立、清晰的奇妙画面。作为家境极其优渥的小胖子,他想要的东西,几乎没有得不到的。
回到府上,他立刻吩咐下去,命人寻来上好的天然水晶,要匠人精心打磨,不仅要凸透镜,还有那种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不过几日功夫,几块大小不一、弧度各异的水晶透镜便摆在了他的书桌上。
李泰兴致勃勃地拿起一块凸透镜,学着林昊的样子对着窗外的太阳,看着纸上升起的淡淡青烟,乐得合不拢嘴。他又拿起凹透镜,发现它看东西总是变小、而且模糊,觉得有些无趣。玩腻了单块的,他便开始像摆弄玩具一样,将不同的透镜随意组合、重叠在一起,透过它们去看书房里的摆设。
起初,只是东西变得更扭曲、更模糊,让他有些头晕眼花。他有些不耐烦地拿起一块中等大小的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几乎是赌气般地将它们一前一后贴得很近,然后凑到眼前,再次望向窗外——
奇怪的事,就在这一刻发生了!
原本透过单块凸透镜看到的、被放大了但模糊晃动的窗格,当这两块透镜以某种角度和距离重叠时,视野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不仅如此,远处那棵他平日需要走到窗边才能看清细节的梧桐树,其枝叶的脉络仿佛瞬间被拉到了眼前,叶片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泰惊呆了,他猛地放下手臂,揉了揉眼睛,窗外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有一定距离的庭院。他再次小心翼翼地将两块透镜举到眼前,调整着它们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他发现,当凸透镜和凹透镜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并且他的眼睛处在某个特定位置时,远处的东西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拽到了面前,变得极大、极清晰。他甚至能看清对面屋檐下,一只蜘蛛正在慢悠悠地织网,那细如发丝的蛛网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这种奇妙的体验,与他之前玩单块透镜时完全不同。单块透镜只是改变了光线,让东西变大或变小,而这两块透镜的组合,仿佛是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将一个遥远的、原本细节模糊的世界,清晰地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难道……难道这两块镜子叠在一起,能把‘远’的东西变成‘近’的?”李泰的小心脏砰砰直跳,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炸开。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的孩子,既兴奋又有些惶恐,生怕这奇妙的景象下一秒就会消失。
他屏住呼吸,再次沉浸在那清晰得不可思议的远方景象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知道,明天见到林昊,他必须立刻、马上把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他!这小小的水晶片里,似乎隐藏着比“烧纸”和“成像”更深奥、更迷人的奥秘!
第二天一早,李泰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进了皇宫,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锦囊,里面装着他那些宝贝透镜。他脸上洋溢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连日常的礼仪都顾不上了,直接冲到李世民面前。
“父皇!父皇!儿臣发现了好玩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李泰气喘吁吁,眼睛亮得惊人。
李世民看着儿子这般模样,又是好笑又是好奇。长孙皇后也被惊动了,温柔地询问何事如此慌张。李泰手舞足蹈地描述着昨天如何将两块透镜重叠,又如何看到了仿佛近在咫尺的远方景物。他的描述虽然稚嫩,但那份震撼与惊奇却感染了帝后二人。
“竟有此事?”李世民也被勾起了兴趣。他深知自己这个儿子在“奇技淫巧”上颇有天分,能让他如此失态的发现,定然不凡。“走,朕与你同去,听听林先生如何说。”
于是,帝后二人带着兴奋难耐的李泰,摆驾来到了林昊居住的清晖园。
当李泰献宝似的将他的发现,以及那几块水晶透镜展示在林昊面前,并详细复述了整个过程后,林昊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复杂而欣慰的笑容。他看了看一脸求表扬的李泰,又看了看同样充满好奇的皇帝和皇后,心中不由感叹:
“古人诚不欺我,历史记载魏王李泰聪慧过人,尤爱文学与博物,没想到在物理上,竟有如此惊人的直觉和运气!这简直就是伽利略故事的翻版!”
林昊收敛心神,恭敬地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道:“陛下,娘娘,魏王殿下所发现的,确实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现象。”他拿起李泰那两块关键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殿下无意中组合的这两种透镜,凸透镜能将光线汇聚,本可放大近处物体,但看远处则会模糊;凹透镜则发散光线,让东西变小。但当它们以合适的距离组合在一起时,凹透镜恰好可以‘修正’凸透镜看远处时产生的模糊和扭曲。”
他一边说,一边用简单的图示在纸上画着光路。“具体来说,远方物体发出的光线,先经过这块凸透镜(物镜),会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但这个像还在镜后一段距离。此时,后面这块凹透镜(目镜)的作用,就像是我们用来看清很近的小字一样,将这个尚未完全成形的‘实像’再次放大,变成一个在我们眼中清晰、正立(取决于组合方式,早期望远镜也有成倒像的)并且仿佛被拉近了的虚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