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一片了然与默许。
这堂课,如同一缕清凉的泉水流过燥热的心田,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舒爽,更在许多人心中播下了探索与思考的种子。而林昊与李丽质之间那若有若无的情愫,也在这炎炎夏日里,悄然滋长,为这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增添了一抹温柔的亮色。
林昊那堂“硝石制冰”课的效果立竿见影。清晖园率先用上了此法,炎炎夏日中,林昊的居所内总能保持着几分难得的沁凉。很快,这种方法便由李世民亲自下令,在内廷有限度地推广开来。立政殿、两仪殿以及几位核心皇子皇女的宫殿中,也开始出现了冒着丝丝寒气的冰盆和冰镇饮品。
皇宫内冰的用度在八月份反常地增多,这细微的变化,或许能瞒过普通宫人,却绝难逃过那些始终密切关注着宫内一举一动的有心人的眼睛。尤其是那些在宫中经营多年、与各大世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宦官、女官,甚至是某些低位妃嫔。
卢家别院,密室之中。
烛光摇曳,映照着几张凝重而猜疑的面孔。依旧是那几位五姓七望在长安的核心人物。
“诸位,近来宫中有件怪事,不知各位可曾听闻?”一位王姓官员压低声音,率先开口。
“王兄所指,莫非是宫内用冰之事?”崔姓老者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据宫内传来的消息,今年酷暑,宫内用冰非但未因天气炎热而捉襟见肘,反而比往年丰裕数倍,连一些寻常妃嫔和年幼皇子处都时有供应。且并非来自冬日窖藏之冰,似是……随用随取!”
“随用随取?”另一人惊疑道,“这如何可能?除非……”
“除非有造冰之法!”范阳卢氏的官员接口,语气笃定,“而且此法,极有可能又跟那个神秘年轻人有关!诸位可还记得前几日,魏王李泰因听其课而弄出‘千里镜’?如今这才过去多久,宫内便出现了疑似‘人造冰’!此人……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其所授之学,为何尽是此等闻所未闻、却又效用惊人的奇技淫巧?”
密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气氛压抑。林昊的存在,像一团越来越浓的迷雾,让他们感到不安和难以掌控。千里镜可用于军事,已让他们心惊;如今又出现疑似人造冰的技术,若流传开来,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控制的部分产业(如储冰、运输保鲜等)。
“查!必须不惜代价查清楚!”卢氏官员声音阴沉,“此人姓名、来历、师承,他每日授课内容……我们要知道一切!他每多显露一分本事,陛下手中的筹码便多一分,对我等的威胁便大一分!”
“不错,”王姓官员补充道,“同时,我们也需在朝堂之上,稍作试探。或可借‘宫中用度’、‘节俭’之名,旁敲侧击,看看陛下如何回应。亦可联络御史台几位与我们亲近的言官,上几道无关痛痒的奏疏,试探风向。”
他们决定双管齐下,一边加紧情报搜集,一边在明面上进行谨慎的试探,试图拨开这重重迷雾,看清那个站在李世民身后,不断拿出惊世骇俗之物的年轻人,究竟是谁。
与此同时,两仪殿侧殿。
李世民自然也收到了百骑司关于宫外某些势力开始关注“用冰”异常的密报。他放下奏报,对身旁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冷笑道:“看来,林先生随手为之的一点‘清凉’,也让某些人坐卧不安了。”
房玄龄沉声道:“陛下,此乃意料之中。林先生之学,犹如宝藏,每显露一鳞半爪,都足以引人觊觎与恐慌。如今他们尚不知制冰之法详情,更不知晓林先生其人根底,此正是我方优势所在。”
长孙无忌点头附和:“玄龄兄所言极是。眼下他们越是猜疑,我们越要沉住气。宫内用冰,陛下可解释为内府巧匠偶得古法,或改进窖藏技术所致,不必正面回应。一切仍以保护林先生为首要,改革事宜按计划推进,不动如山。”
“朕明白。”李世民目光锐利,“让他们猜去吧。待他们真正看清时,大势已定矣。”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期待,“相比之下,朕更期待孙神医的到来,以及承乾那边,经史典籍的刊印进度。”
皇宫内外的冰,仿佛成了这个八月里一个无声的战场。一方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清凉与便利,并以此作为推动更深层次变革的掩护;另一方则在闷热与猜疑中焦躁不安,试图窥破对手的秘密。而这一切风暴的中心——林昊,依旧在清晖园中,安然地准备着他的下一课,仿佛外界的波澜,与他全然无关。他姓名与来历的秘密,依然被牢牢地守护在这宫墙深处,成为李世民手中最隐秘也最强大的一张王牌。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