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朝会上关于用冰的试探被李世民及其心腹重臣联手挡回后,世家势力虽暂时收敛了明面上的攻势,但暗地里的窥探与揣测却从未停止。接下来的四五日里,仍不时有依附于世家的官员,在各种场合旁敲侧击,或借古讽今,或议论宫闱,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那神秘年轻人的信息,但皆被早有防备的李世民君臣巧妙化解,未让其得逞分毫。
就在这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一个众人期盼已久的消息,终于如同清风般吹入了略显沉闷的长安城。
贞观八年八月初,长安城外。
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护拥着一辆简朴的马车,缓缓驶近春明门。为首者,正是百骑司统领张阿难。他虽面容疲惫,但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而马车中坐着的,正是被世人尊称为“药王”、“孙神仙”的孙思邈。
孙思邈须发皆白,面色却红润如婴儿,一双眼睛澄澈而充满智慧,仿佛能洞悉世间疾苦。他身着寻常道袍,手持拂尘,虽经长途跋涉,却依旧气度从容,仙风道骨。
早有快马入宫禀报,当车驾行至宫门前时,宫门大开,内侍省少监已率人在此恭敬等候。
“奉陛下旨意,恭迎孙老先生入宫!”内侍少监躬身行礼,态度极为谦卑。
孙思邈下了马车,抬眼望了望巍峨的宫墙,神色平静无波,只是淡淡颔首:“有劳中官引路。”
两仪殿内,李世民已得到禀报,难掩心中激动。他并未在正殿接见,而是选择在更为亲近的偏殿等候,同时立刻派人去请长孙皇后,并命人速往清晖园告知林昊。
不多时,孙思邈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入偏殿。李世民竟主动从御座上起身相迎,这可是极高的礼遇。
“孙老先生一路辛苦!朕盼先生久矣!”李世民语气诚挚,毫无帝王架子。
孙思邈从容施以道家礼节:“山野之人孙思邈,参见陛下。劳陛下挂念,亲自相召,贫道愧不敢当。”
“先生乃当世神医,活人无数,德泽苍生,朕心向往之已久,何谈挂念?”李世民请孙思邈入座,此时,长孙皇后也款款而至,与孙思邈见礼。
寒暄几句后,李世民神色转为郑重,挥手屏退了左右侍从,殿内只余帝后与孙思邈三人。
“孙老先生,朕此次急切相请,实是有两件要事相求。”李世民开门见山,“其一,皇后素有气疾,身体违和,虽经太医调治,然朕心中始终难安,恳请先生能为皇后悉心诊治,调理凤体。”
孙思邈目光落在长孙皇后面上,观察其气色,微微颔首:“皇后娘娘凤体,贫道自当尽力。”
“其二,”李世民压低了声音,眼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朕得知先生精研医道,博通百家,朕近日偶得一本奇书,其中所载医理、方技,闻所未闻,却似直指本源。然其中诸多理念,迥异今法,朕与太医署诸人皆感困惑。故而想请先生一同参详,辨其真伪,取其精华,以期能福泽万民,匡扶医道。”
说着,李世民从御案下的暗格中,取出了那本以普通蓝布为封皮的《赤脚医生手册》,郑重地递到孙思邈面前。
孙思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行医数十载,遍览医书,能让一国之君如此郑重其事,并坦言“迥异今法”、“闻所未闻”的医书,着实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双手接过,缓缓翻开。
起初,他的表情是平静的审阅,但随着一页页翻过,看到其中关于细菌、病毒(虽用古代词汇描述但概念超前)、消毒、解剖位置、各种简易手术、以及大量针对常见病、地方病、瘟疫的防治方案时,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中光芒越来越盛,拿着书的手甚至微微有些颤抖。
这绝非寻常医书!其思路之开阔,方法之简廉,体系之独特,是他平生仅见!许多他苦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在此书中竟能找到看似匪夷所思却又合乎逻辑的解决途径!
“陛下……此书……此书从何而来?”孙思邈抬起头,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探寻。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李世民沉声道:“此书,乃至宫中近来一些新奇之物,皆与一人有关。此人此刻正在宫中,朕已命人去请。先生,或许唯有他,才能为您解答此书中的诸多疑惑。”
孙思邈闻言,心中震撼更甚。他意识到,陛下如此兴师动众寻他前来,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皇后凤体,更是为了眼前这本奇书和其背后的那个人。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将《赤脚医生手册》紧紧握在手中,目光投向殿外。
他知道,一场可能颠覆他毕生所学,乃至改变整个大唐医学命运的会面,即将到来。而那位能拿出此等奇书的神秘人物,究竟是何方神圣?饶是孙思邈心境早已古井无波,此刻也不禁泛起了强烈的期待。
林昊得到传召,很快便来到了两仪殿偏殿。他如今虽入乡随俗,身着圆领澜衫的唐制常服,但那一头现代短发,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突兀与醒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