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太行山脚下的紧急求援信,再次打破了青龙帮总舵的宁静。
信是太行山南麓毗邻河内郡的几个村庄联名所发,字迹潦草,沾染着血污与泪痕。
信中说,盘踞在太行山深处的“黑山军”一部,在其头目“坐地虎”孙轻的带领下,近日倾巢而出,不下两千之众,洗劫了山外数个村庄。
他们不仅抢粮抢钱,更掳掠青壮充军,奸淫妇女,焚烧房屋,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官府惧其势大,闭城自守,任由百姓在铁蹄下哀嚎。
村民们走投无路,听闻青龙帮侠名,特冒死前来求救。
“黑山军!”张辽看着地图上那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眉头紧锁,“其首领张燕,号称‘飞燕’,聚众数十万,声势浩大,连朝廷都颇为头疼。这孙轻是其麾下悍将,性情残暴,此番大举出山,恐怕不仅仅是劫掠那么简单,或有扩张地盘之意。”
徐晃早已怒发冲冠,双目赤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管他什么黑山白山!欺压百姓,就是该死!帮主,让俺去!俺定把那孙轻的狗头砍下来,挂在太行山口!”
关羽面色凝重。
太行山匪患由来已久,黑山军更是其中翘楚,势力盘根错节,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青龙帮虽刚经历两场大胜,士气正旺,但若要远征太行,与数倍于己的悍匪在山地周旋,胜负难料,且必然损失惨重。
总舵初定,洛阳局势仍需稳固,实在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
然而,听着信使声泪俱下的控诉,看着那纸上仿佛能透出的血腥气,那“护佑苍生”的誓言在关羽心头灼烧。
“百姓何辜。”关羽声音低沉,“此战,必须打。”
他目光扫过张辽和徐晃:“但太行险远,敌众我寡,不宜兴师动众。”
徐晃急道:“帮主!那你说该怎么办?”
关羽看向徐晃,眼神锐利:“徐护法,若予你五百精骑,你可能为那些百姓,杀出一条血路,阻敌于太行山外?”
徐晃一愣,随即胸膛一挺,声若洪钟:“何须五百!给俺三百骑!俺老徐若不能将那帮杂碎赶回山里,提头来见!”
张辽闻言,却是脸色一变:“帮主不可!徐兄弟勇武固然无双,但黑山军势大,孙轻亦非庸手,百骑深入,无异于以卵击石!此去非为歼敌,乃是救人,当以牵制、袭扰为主,掩护百姓撤离为上。需统率足够兵力,步步为营……”
“老张!”徐晃打断他,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俺知道你是为俺好!但那些百姓等不了步步为营!等你们调齐兵马,赶到地方,村子早他娘的烧成白地了!就得快!就得狠!就得把他们打疼!打怕!让他们不敢再轻易下山!”
他转向关羽,单膝跪地,抱拳道:“帮主!俺徐晃愿立军令状!三百骑足矣!俺不要援军,不要粮草,只要够赶到太行山的快马!此去,俺不为杀光他们,只为挡住他们!能挡多久是多久!给百姓逃命,争取时间!”
徐晃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
他深知此去九死一生,但他更无法坐视百姓惨遭屠戮。
这份赤诚的侠义之心,与关羽当年在河东街头挥刀时如出一辙。
关羽看着跪在地上的徐晃,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他深知,有些仗,明知不可为,亦要为之!
有些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上前一步,亲手扶起徐晃,沉声道:“好!我便予你三百快马,三百名死士!徐晃,记住,你的任务,是阻敌,是救人,而非死战!我要你活着回来,青龙帮需要你这柄‘开山钺’!”
“帮主!”徐晃虎目微红,重重抱拳,“徐晃,领命!”
没有多余的饯行,没有隆重的仪式。
半个时辰后,总舵大门前,三百人,三百骑,肃然而立。
这三百名自愿跟随徐晃的帮众,皆是帮中百里挑一的悍勇士卒,眼神中带着赴死的觉悟与豪情。
徐晃已披上一身玄甲,背后的开山钺在阳光下泛着幽冷的寒光。
他最后看了一眼送行的关羽和张辽,抱拳一礼,再无多言,猛地调转马头。
“出发!”
马蹄声碎,烟尘扬起,三百骑像一道黑色闪电,冲出解良城,向着北方,向着那片巍峨耸立杀机四伏的太行山,绝尘而去。
张辽望着远去的烟尘,眉头紧锁,轻叹一声:“徐兄弟此去,恐是羊入虎口……”
关羽负手而立,目光悠远:“我相信他。而且,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他顿了顿,吩咐道:“文远,你即刻调动河内、上党两郡分舵人马,向太行山南麓靠拢,以为策应。同时,派出所有能动用的探马,密切关注徐晃动向与黑山军情况,随时来报!”
“是!”
太行山,像一头匍匐在大地上的巨兽,山势险峻,沟壑纵横。
徐晃率领三百骑,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日傍晚,赶到了求援信中所指的第一个遭受袭击的村庄——李家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请大家收藏:(m.zjsw.org)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