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祯把笛子举高,“不行,这不能给你玩,我有空给你做一个。今天没有竹子了。”砍回来的两根竹子都用完了。他把笛子放进自己的屋里,然后抱着妹妹去睡觉。爹在后院盖洗澡间,娘在旁边帮忙。马勇伟也躺在哥哥旁边,三人很快睡着了。
隔天早早的,马国福和杨翠就把人叫了起来,穿上新做的衣服,一家子都精神了,马国福扶着杨翠,马勇祯背着妹妹,一家人是第一个到的村口,三爷爷已经在村口了,牛车最多可以坐八人,他们一家上去,差不多只能再坐三人了。马国福给三爷爷塞了五角钱的车钱,三爷爷推拒道,“不用不用。我还差着你家钱呢。而且车钱也不用那么多。”马国福道,“回来的一起了。”三爷爷没再推脱,眼睛酸涩的把钱揣进兜里,这时又有人来了,五分钱一个人,有的舍不得坐车,有的还是舍得坐的,很快车满了,三爷爷赶着车,走在大路上,刚修好的路,很平坦,牛车没有颠簸。走的也快,他们走路要走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牛车四十分钟就到公社了。三爷爷道,“老五。我再回去拉一趟人。你们什么时候回去?我在大桥头等你们?”马国福道,“三叔。我们一会去拍照,你拉了人下来,就去大食堂找我们。我们中午在那里吃饭,你也过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你先别拒绝,我还要买些东西。得麻烦你帮忙拉回去。”三爷爷点点头,“成,那我再拉一趟人,就去找你。”
公社也不大,转一圈就能找到人,三爷爷赶着牛拐了弯回去了。马国福带着一家人去了照相馆,拍照很贵,一张照片一块钱。马国福咬牙全家拍了一张,三个孩子拍了一张,他和媳妇拍了一张。付了三块钱,五天后可以来拿照片。并给他写了一个条子,马国福放好条子,到时候要拿着条子来拿照片。马国福出了照相馆,就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来了,穿上旧衣服,把新衣服放进布包里,再装进背篓里。他一会要背东西,新衣服舍不得穿着磋磨。马国福带着几人去供销社,马勇祯想自己行动,他道,“爹,我和弟弟去电杆厂捡铁头去。”马国福点点头,“去吧,注意安全。”马勇祯把妹妹递给马国福,才拉着弟弟跑了。马勇芬看着哥哥们跑了,嚎啕大哭道,“哥,呜呜呜,哥。要。要。”马国福道,“别哭了,爹给你买糖糖吃。”马勇芬一听,不哭了,糖,她知道啊,甜甜的,于是立马不哭了。马勇祯带着弟弟从大河边爬进电杆厂,里面已经有人在工作了,兄弟俩偷偷在河边的地上捡铁头,这个铁头就是钢筋剪下来的一小节多余的。在电杆厂里,这些东西也没有人捡,地上到处都是。俩人在地上捡了一小布袋,地上就没有了,马勇祯颠了颠布包,没办法,今天他们来的时候已经上班了。马勇祯没有办法了,只能带着弟弟离开了电杆厂,想着还是去废品收购站捡垃圾吧。他带着弟弟跑到废品收购站,今天上班的是那个大姐,他在里面整理报纸,马勇祯带着弟弟进来,“大姐姐,我们要卖铁头。”大姐看见两个孩子,走到门口,笑着道,“把铁头倒在板秤上吧。”马勇祯把布包从肩膀上取下来,然后倒在板秤上。大姐问道,“没了吗?”
马勇祯摇摇头,大姐道,“四角钱。”他准备掏钱。马勇祯道,“大姐姐,我想买四角钱的报纸,你看可以吗?”大姐笑道,“可以,那你进去拿吧。”她想起来了,这孩子去年来过,是个好孩子。为了给他娘识字,捡了铁头卖给他们换钱,又买报纸给他娘学字。马勇祯拉着马勇伟进了院子里,院子里很整齐,东西都按照品种分类放好,马勇祯想去翻翻其他东西都不能了。无奈,他眼珠子一转,看着跟在后面进来准备整理杂物的大姐,“大姐姐,我想看看其他东西可以吗?我就看看,我们农村没有见过,我不摸。”大姐笑道,“可以的,你去看吧,摸也没事。”这孩子,太乖了,她也是农村人嫁到公社来的,她知道农村日子有多苦,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东西,能玩的都是自己做的玩具。马勇祯高高兴兴的带着马勇伟去查看其他东西了,上次他收的废自行车,还差了几个零件,他得去看看,他们村里的路已经修好了,他需要一辆自行车。他在报纸上看过自行车的照片,又在废品收购站看过自行车的各种零件。上次收走的三辆自行车,他拆拆捡捡新组建了一辆自行车,发现差了一条链条,和刹车线。他今天要找到这两件东西,他要成为村里第一个有自行车的人。他们农村人没见过自行车是可以的吧,他看自行车没问题吧。他摸着被压柄的自行车,悄悄把刹车线和链条收了。马勇伟问道,“这是自行车吗?怎么这么奇怪?”马勇祯道,“这是被压柄了的。这样方便存放。”马勇祯看见这里有三个自行车内圈,是完好无损的,马勇祯也收了,马勇祯看见旁边被摔坏的收音机,大姐看着这两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因为收音机才有一个,他也不好收,但是他又想要这个,他看了看这个收音机,发现只是合隆的地方,被摔掉了一个角,螺丝钉被摔掉了一个,那里也缺了一个角。大姐走过来道,“要不你的四角钱买这个吧。”大姐想想又道,“大姐姐再给你送一张报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当大哥的那些年干脆去上门算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当大哥的那些年干脆去上门算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