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钟吼道,“就算那样,她也不能去偷人。”
杨大概道,“光听你说的有什么用,我得听我闺女说的,万一你那是误诊,或者时间长了,你自己身体就好了呢。”
吴家几人也是一愣,互相对视一眼,当初那老中医,也说过,以后也可能会自己痊愈,这样的案例也是有的。吴国钟立马站起来道,“走,去医院看看。”吴母骂道,“造孽吆,三妮要真是怀的你的孩子,你把人打成那样,孩子还在不在都还是个事。”
吴父叹气道,“我们还是去医院看看,三妮能怀孕一次,说不定还是能怀第二次的。老二,你也去医院再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是不是可以生孩子了。”
一家人又呼啦啦去了医院,杨菊还在昏睡着没醒,吴国钟去检查身体了,吴父和其他几人都守在病房里守着杨菊。杨兵拉着杨大海走到医院一角,“爹,三姐这到底咋了?怎么会被吴家人打成这样?”
杨大海叹气道,“吴家人说你三姐偷人。”他把情况说给杨兵听。杨兵道,“三姐怎么能这样,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我们还有脸吗?”杨兵抱怨道。
杨大海道,“现在就是吴家人一面之词,等你三姐醒了,问问她怎么回事。就算是你三姐的错,我们也要咬死是你三姐夫的错,知道吗?你三姐夫本来就不能生,他骗了我们家,骗了你三姐。知道不。错不在我们家?”杨兵明白了,他爹就想耍无赖呗。这事他熟啊。
“爹,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杨大海叹气道,“要是你三姐真的偷人了,那么你三姐只能和你三姐夫离婚了,离婚我们还得跟他们要一笔封口费。要不是你三姐偷人,我们更得敲他一笔,到时候你我可以买一辆自行车。”
杨兵一想,这可以啊。杨大海靠近道,“你三姐夫不能生孩子这事,他们老吴家,肯定要捂的死死的,不敢让人知道。我们就拿着这个把柄,狠狠敲他家一笔。”
杨兵眼冒金星,“那爹,我们要多少钱?”
杨大海想想道,“你三姐夫家老爷子,是电杆厂的厂长,要不让他给你在电杆厂找个正式工工作,到时候你也有了工作,这总比在农村下地好。”
杨兵想想,觉得这样也可以。俩人商量好,进了病房,杨菊还在睡着没醒。吴国钟也没回来。吴父道,“亲家,你和三妮弟弟在这看着三妮,我们回去弄点菜送过来给你们。”
杨大海点点头。吴家人离开了。吴国钟这边,他也把检查报告拿到了,医院说,他的小蝌蚪成活率低,但是不是没有成活的几率,怀孕也是有可能的。这下,他傻眼了,他自己把自己唯一的孩子打没了,这要是让杨家知道了,他不得被打死。他拿着报告回了家,把情况和家人说了,吴母道,“这事不能让杨家知道。”吴国钟道,“那要让杨菊背着偷人的名吗?”
一家人又闭嘴了。吴家大嫂道,“我觉得还是实话实说,这样老二你们两口子之间没有什么隔阂,以后也能安稳生活。要是后面弟妹知道了,闹起来就难看了。影响也不好。总之这事都是我们理亏,现在赔偿一点给杨家,这事就算翻篇了。”
吴父也觉得这样可行,“老大媳妇说的不错,亏心的是我们家,现在就能把问题解决了,以后也不会再拿这事出来扯皮。”吴家人把事情谈好,吴母煮了一只鸡,给杨菊装了一半,又放了些饭和菜让吴国钟送去医院给杨家三人。现在两家人就等着杨菊醒来。
公社上社,牛棚里,王福元躺在木棍打起来的床上,嘴巴已经烂了,这是前两天,他家人被革委会的人拉去批斗时,那些人用火炭烫的,整个烧红的火炭,塞进他嘴里,他的舌头和喉咙都被烫熟了。现在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发烧好几天,王先文怕他爹嘴巴会连在一起了,每天都努力把他嘴巴掰开,喂些水和稀糊糊进去。他到山里找了些草药,给王福元喂进去。今天,王福元终于退烧了,嘴上的伤口也好了些。一家人抱头痛哭,这样的日子,要到什么时候。
夜里,王福元偷偷起来,进了牛棚后面的山,这山是当初他们盘踞的地方,山的北侧,他们偷偷挖了一个山洞,这一面很隐蔽,又是山崖,没人往这边来。而且这山洞前还有一堆乱石,山洞入口又在石头后面,就算有人经过这里,也看不见洞口,到石头这里了,也看不见后面的山洞。王福元跌跌撞撞的到了这里,现在知道这里的人,只有他一人了,其他人都死了,当初相关部门也来找过很多次,没有找到这里。王福元把洞口的石头搬开,走了进去,他点着准备好的火把,一路往里走,这里存在他们起义军的全部家当,当初投降只上交了表面的一部分,连这里存的零头都没有。他揣了几条小黄鱼,看看这里的东西,叹气,“唉,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先文那孩子太软了,撑不起整个家。”他又想到了那个来看他们的孩子,那孩子聪明得很。要是,他成了他们王家上门女婿,那么,这个秘密还是可以告诉他的。出来后他把石头搬回去,堵住洞口。
戳熄火把,摸黑下了山,他把小黄鱼藏在草棚下的一个小洞里。他想着,等他伤好些,把儿子都安排好,他就去其他地方躲一阵子,要是一直在这里,估计他会被整死。唉。
他们这些人,每五天,就要去公社广场,让人吐口水,而他,还被革委会的抓进小黑屋折磨,让他说出宝藏下落,他就算死了,也不会告诉他们。他现在需要等,等那个小孩子过来。
大年初三早上,马国福起来,今天村里搞活动,全村人都在晒谷场煮饭吃。村里还有节目表演,这也是村里一年的成果,今天的食材,全是村里出的。而今天也是肉最多的时候,村里把上交的半头猪肉都拿出来,请村民吃饭。晒谷场旁边已经支起了很多大锅灶,村民抬着刚拔的大萝卜,族长道,“老五你家离晒谷场近,这些菜都拿去你家洗吧。”
马国福道,“洗洗刷刷的事,都到我家去弄吧。”
喜欢我当大哥的那些年干脆去上门算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当大哥的那些年干脆去上门算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