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超换了衣服,马勇祯带着他和弟弟妹妹去了晒谷场。
晚上最热闹的地方也就是晒谷场,大人在旁边坐着聊天,小孩子在旁边玩游戏。也有大人抬了桌子椅子在打升级。
卓超几人到的时候,晒谷场已经很多人了。
其他几个知青也出来了,五人坐在晒谷场边,开始商量着明天开始,他们自己要煮饭吃的事。
卓超不想跟他们一起吃,但是,他问了马国福,他们也不愿意跟他一起吃饭,知青就都在知青点一起吃饭。所以无奈,他也得和他们一起吃。
刘小会道,“现在我们锅碗瓢盆都没有,这些东西需要钱和票去买,我们平分吧。买了多少钱,就平分。”
杨建萍道,“对,我觉得小会说的对,不过,我这里有工业票,低钱可以吗?”
卓超道,“我们先列一个清单,需要买什么东西,到时候统一采购,再平分,票就按市场价格算。”
刘聪道,“除了锅贵些,其他的都便宜一些。”他现在没钱,唉,不知道够不够。
杨慧没说话,她跟着姐姐就好。
刘小会道,“卓超同志,要不你写吧,我们想想要买些什么?”
卓超想想道,“那你们等着,我回去拿纸和笔。”说着小跑回到马勇祯家,拿了纸笔,又跑了回来,还拿了手电筒。
“说吧,首先需要一个小铁锅,还需要一个煮饭的锅。”
杨建萍道,“可是你们今天不是去看了那厨房吗?村里给做了一个灶,是大铁锅的灶。连着一个小铁锅的灶,我们要不买一个大铁锅,再买一个小铁锅,饭的话用蒸子蒸就好了。炒菜也方便。”
卓超道,“可是我们有那么多的工业票吗?我这里有六张工业票,买大铁锅的话,至少要十二张,还有,大铁锅是四十五块钱一个,小铁锅二十五,我们五个人,光买铁锅一人就十多块钱了,还不算工业票的钱。”
刘聪道,“能不能只买一个小铁锅,然后跟村里买个蒸子,小铁锅也可以蒸饭,蒸子在村里买也就一两块钱。碗筷的话,可以和村里买木制碗筷,也用不了多少钱。”
众人也看着刘聪,确实是这样。不过卓超道,“这样吧,自己用的碗筷,自己买吧。我们就买小铁锅和锅铲,蒸子,和油盐,其他的后面再看看。你们觉得呢?”
刘聪第一个点头,自己用的碗筷自己买。他的碗筷可以自己做。这样下来,他也不用给太多钱。
卓超把清单列出来,众人看了看,觉得没什么问题了。
卓超问道,“那明天你们谁去公社买东西?这个清单上,工业票只要四张就够了,你们看,这钱怎么凑?明天去买的人直接把钱和票一起给他,到时候回来的时候,拿着单据回来算账就好。”现在买东西,都要开单据,拿着单据就知道明细。
众人都点头,算好账,多退少补,一人先给了八块钱,卓超的工业票换成钱,他没给钱。
“明天你们谁去买东西?”卓超问道。
刘小会道,“我去吧,我顺便还要买些其他的东西。不过东西太多,需要个男同志帮忙提,要不刘聪,你跟我一起去吧。”
刘聪点点头,“好。”卓超把钱和票拿给了刘小会。
卓超接着道,“对了,明天村里分粮食,我们明天也要和村里借粮食。你们俩人要去公社,你们要借的粮食,需要我们一起帮你们领了吗?”
刘小会点点头,“我的份你帮我领了吧,等我回来,你再给我。”现在他们暂时住在村民家,在村民家吃饭,还需要给村民家他们吃的口粮。
“我的也麻烦你帮忙领一下。”刘聪道。
卓超道,“好,那就我帮你们先领着。”
几人商量的差不多了。这时,刘聪问道,“要是后面又有知青来,我们的锅这些要怎么算?”他听说,他们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
卓超也是头疼,心想,实在不行,就自己在村里租个房子,自己煮饭吧,不会煮饭,学学肯定会了。
“后面加入的,就按照我们凑的钱算吧,到时候又退给我们几人。他们不可能不出钱的。”卓超道。想想又道,“如果我们凑的钱还完了,后面还有知青过来,那么就每人收一两块钱使用费,待后面锅坏了,或者需要补什么的,就用这个费用。这钱算知青的公用费用吧。”
众人都赞同。刘聪道,“我们还需要一个管账的,你们看谁管?”
杨建萍道,“卓超同志管吧。”整个知青里,最不缺钱的就是卓超,他肯定不会贪污他们的钱。
杨慧也道,“我也觉得卓超同志适合。”
卓超摆摆手道,“不行,我不管,你们找别人吧。”他还想着自己申请租个房子自己住呢。到这里了,估计三五年是回不去的,自己一个人住,做什么也方便,大家住在一起,没有个人隐私。
杨建萍道,“那刘小会同志,你来管吧。”这也是个不缺钱的主。
刘小会想想点点头,“好,那我一定认真记账。”她来管账,她也可以给刘聪一些便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当大哥的那些年干脆去上门算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当大哥的那些年干脆去上门算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