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小时。
这个数字像悬在头顶的、滴答作响的计时器,让刚刚因为看到“大大的亮亮”(秩序之源)而激起的兴奋感,迅速冷却了下来。再漂亮的画,也得先有命去看才行啊。
“北极星,详细报告敌方舰队构成和攻击模式预测!”鹰眼叔叔的声音像淬了火的钢,硬邦邦地砸在主控制台上。灯火通明的大厅里,气氛瞬间从对历史的感慨切换到了临战的紧绷。
“侦测到‘清道夫’主力舰一艘,型号判定为‘裁决者级’,配备有重型粒子光矛及多联装导弹阵列。伴随护航舰三艘,‘巡猎者级’,擅长高速突防与电子干扰。”北极星AI的声音冷静得像个没有感情的报幕员,“预测攻击模式:主力舰远程饱和轰炸,瘫痪外部防御;护航舰伺机接近,释放登陆单位,进行内部渗透清除。”
“裁决者级……巡猎者级……”墨老捻着胡须,眉头紧锁,“上古记载中,‘清道夫’的中坚力量,比我们之前遇到的巡逻单位强了不止一个量级。”
“怕它个鸟!”山猫叔叔梗着脖子,“咱们现在也不是吃素的!亮堂了!有劲了!正好拿它们试试咱们刚修好的‘刺猬壳’!”
他说的“刺猬壳”,就是指那些正在被北极星AI逐一激活、分布在基地外部各处的“星尘”自动炮塔和“壁垒”能量投射器。控制台的大屏幕上,代表防御节点的光点正一个接一个地由黄转绿,看着就让人安心。
“不能轻敌。”林叔叔结束了短暂的调息,站起身,虽然脸色依旧不佳,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裁决者’的重火力足以在短时间内撕裂我们的防御力场。必须在它完成蓄能齐射前,进行有效干扰或拦截。”
“需要主动出击?”影爪大姐姐敏锐地问。
“至少需要在外层空间建立一道拦截线。”鹰眼叔叔指着星图上正在逼近的红色光点,“利用基地的远程武器,配合可能的……机动力量,拖延其攻击节奏,为防御系统争取更多的缓冲和调整时间。”
机动力量?我们哪有能在太空里跟战舰打架的“机动力量”?难道要靠两条腿跑出去扔石头吗?
我歪着脑袋,一脸困惑。
就在这时,北极星AI再次开口,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信息:“基地机库存储单元状态检测完成。发现可用单位:‘星梭’轻型突击艇,三架。状态:待命,能源充足。”
突击艇?就像缩小版、能打架的“大铁鸟”?
“太好了!”幽爪叔叔一拍大腿,“有船就行!老子当年在国异局飞行大队……”
“只有三架,面对一支小型舰队,还是太勉强了。”鹰眼叔叔打断了他,思路清晰,“它们的任务是骚扰和牵制,不是正面硬撼。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战术规划。”
大人们立刻围在控制台前,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战术安排,各种我听不懂的术语飞来飞去,什么“交叉火力”、“电子对抗”、“弹道预测”……
我对那些打打杀杀的复杂计划不太感兴趣,我的心思还停留在刚才那幅漂亮的画上——那个在漂亮旋涡里的“大大的亮亮”。
它就在那片叫做“永恒旋涡”的地方。听起来像是……水?很多很多水?比苏阿姨给我洗澡的那个大盆子,还要大很多很多倍的水?
我悄悄从软垫上爬起来,溜达到主控制台旁边,仰着头,看着那张依旧悬浮着的、标注着“永恒旋涡”的星图。那片区域在星图上看起来就像一团乱糟糟、打翻了的彩色颜料,各种能量流交织碰撞,看着就让人头晕。
“呜?”我伸出小爪子,指了指星图上的“永恒旋涡”,又指了指自己,然后做了个游泳的动作(虽然我游泳姿势不太标准),最后眼巴巴地看向北极星AI。
我的意思是:那个亮亮在水里?我们怎么去?游过去吗?
北极星AI的感应器立刻捕捉到了我的动作和意图(或者说,是它强大的分析能力理解了我这抽象的肢体语言)。
“目标区域‘永恒旋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液态水体,”它用那种一贯平静的语调解释,“而是一片由高度凝聚且狂暴的混沌能量与秩序乱流构成的、模拟原始海洋形态的时空异常区。其内部压力足以瞬间压垮常规舰船,能量乱流能撕裂绝大多数能量护盾。”
它的话像一盆凉水,浇灭了我“游过去”的天真想法。听起来比被黏黏怪妈妈舔一口还要可怕!
“常规路径已失效。”北极星AI继续说着,同时,控制台上的画面切换,显示出了一张……设计图?
那是一个看起来胖乎乎、圆滚滚、像个超大号水滴或者说……像一只缩成一团的大海龟?的装置设计图。它有着厚实无比、闪烁着特殊金属光泽的外壳,头部是巨大的、由多层晶体构成的观察窗,尾部有几个看起来就很结实的推进器。
“这是……”墨老的眼睛瞬间瞪圆了,扑到控制台前,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深渊探索者’!联盟为探索极端环境,特别是高能量液态或类液态区域设计的……深潜器!它真的在这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现代用医术修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现代用医术修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