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女王听罢黄风的请求,原本平和的面容上顿时笼上了一层阴霾,显露出显而易见的难色。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软榻的扶手,陷入了沉默。
方才答应暗中送黄风出城,已是念在他不知者无罪,且身为国王,有责任平息因此引发的骚乱,尚可解释为维护都城秩序。但若再亲自派人,甚至协助他返回那已是风口浪尖的悦来客栈取东西,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现实考量:
“黄风,你可知,朕默许你离开,已是坏了这西梁女国千百年来的规矩,是看在你不懂规矩、且并未造成实质性后果的份上。可若朕再助你去取行李,尤其是帮着你这个‘外乡男子’,去对付我本国那丢了‘机缘’、正心急如焚的子民……”
女王的目光锐利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可能引发的波澜:
“此事若传扬出去,你让朕的子民如何看待朕?她们会如何想?她们会认为朕这个国王,放着本国子民的渴求于不顾,反倒去偏帮一个外来男子!届时,轻则谣言四起,骂朕吃里扒外,凉薄寡恩;重则……恐失民心,甚至激起不满,酿成哗变之险! 这绝非危言耸听。”
她每一个字都敲在黄风心上,也点明了身为一国之主的无奈与必须遵守的底线。这不是个人好恶能决定的事情,关乎国本与稳定。
黄风察言观色,见女王陛下脸上阴晴不定,眼神中充满了权衡与挣扎,便知道此事确实极为难办,远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他若强行要求,只怕会让这位刚刚对他释放善意的国王陷入两难,甚至反目。
但让他就此放弃师父所赠的玄铁钢叉,那是万万不能!
心念电转间,黄风猛地抬起头,眼神变得无比清澈而坚定。他再次深深一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掷地有声的承诺意味:
“陛下所言,句句在理,是在下思虑不周,让陛下为难了!”他先是承认了对方的难处,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郑重:
“然而,师恩如山,信物不可弃!若陛下此次能法外开恩,设法周全,助我取回钢叉……”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坦诚地迎向女王,一字一句地说道:
“黄风在此立誓,今日承陛下之情,他日陛下或西梁女国若有任何需求,但凭一言,黄风自当鼎力相助,绝不推诿!纵是刀山火海,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不是空口白话的敷衍,而是一个修行者以自身道途和信誉为抵押的承诺。黄风虽然此刻落魄,但他曾是狮驼国二当家,曾在灵山侍奉佛祖,其见识、能力、乃至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绝非寻常。这份承诺,对于偏安一隅、看似平和实则可能暗藏危机的西梁女国而言,其潜在价值,或许远超一柄玄铁钢叉。
女王闻言,敲击扶手的手指骤然停下。她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衣衫不整却眼神灼灼的男子,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她似乎在权衡,这份来自一个‘落难’妖修的承诺,是否值得她去冒那动摇国本的风险。
暖阁内再次陷入了沉寂,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空气仿佛凝固,黄风的命运,以及那柄玄铁钢叉的归属,都系于女王接下来的决断之上。
黄风那番‘赴汤蹈火’的承诺,在西梁女王听来,并未引起多少波澜。一个自身难保、又被困于此的妖修,其承诺在现实的政治权衡面前,确实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近乎一文不值。
然而,黄风这‘无理’的请求,却像是一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女王心中漾开了别样的涟漪,反而给她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女王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那眼神仿佛在说:既然你给朕出难题,那朕便想办法把这难题原封不动地踢还给你。
“黄风,”女王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之前的从容,甚至带着一丝计策已定的悠然,“你的难处,朕知晓;朕的难处,你也当体谅。你要取回失物,朕不能丧失民心。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寻一个两全其美之法?”
她坐直了身子,目光落在黄风身上,清晰地说道:
“那悦来客栈的莫芙蓉,她恼恨的,无非是丢了你这个‘男妖’,断了她脱胎换骨的机缘。既然如此,你便去为她寻一个‘替代品’来。”
“朕可以先将你安然送出城去。你出去后,设法寻一个合适的男妖,带回交给莫芙蓉,弥补她的‘损失’。”女王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安排,“若是找不到,那你就远走高飞吧。”言下之意,,你那钢叉,自然也休想再取回。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轻松了些:“但若是你能找到,并且带回来,那么朕这边,对莫芙蓉、对满城子民也算有了交代。届时,朕再出面与她沟通,让她归还你的失物,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你拿回你的念想,她得到她的机缘,朕维护了规矩与民心。这岂不是……三全其美,皆大欢喜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请大家收藏:(m.zjsw.org)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