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发酵,最终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实际的冲突。双方的支持者从最初的互相辩论、嘲讽,逐渐升级为小规模的推搡和斗殴。
第一次较大的冲突发生在一个边境集市上。启派的一个小首领和伯益派的一个部落长老因为交换货物的比例问题发生争执。原本只是寻常的口角,但很快,话题就扯到了“谁才更有资格领导联盟”上。
“哼!跟着个养鸟的能有什么前途?将来怕是连盐都换不起了!”启派的人讥讽道。 “无知莽夫!只知道打打杀杀!没有伯益大人调度物资,你们早就饿死了!”伯益派的人反唇相讥。
争吵迅速升级,双方随从加入战团,拳脚相加,最后甚至动用了棍棒和石器。集市一片混乱,货物被打翻在地,多人受伤。虽然很快被闻讯赶来的皋陶派出的治安队伍平息,但裂痕已经公开化,并且见了血。
类似的事件在各地零星爆发。有时是为了争夺肥沃的田地,有时是为了争夺水源,有时甚至只是为了争抢一头走失的猎物,但最终都能扯到“站队”问题上。
启对此的态度颇为微妙。他严令手下不得首先挑起大规模冲突,但在冲突发生后,他会强烈谴责对方“欺人太甚”,并积极为“自己人”提供庇护和支持,赔偿损失,甚至暗中给予奖励。这让他麾下的人更加死心塌地,气焰也愈发嚣张。
而伯益这边则陷入了被动。他秉持公心,往往要求皋陶公正处理,对己方挑事者也予以惩罚。这固然维持了表面的公正,却也寒了部分支持者的心,觉得伯益“软弱”、“不够护犊子”。
此消彼长之下,启的势力范围在实际上不断扩大,许多摇摆不定的部落看到启方的强势和“讲义气”,开始暗中倒向启。伯益能有效控制的地盘,渐渐局限于蒲坂周边及一些传统大部落的领地。
羌已经成为启麾下的重要打手,在一次小规模冲突后,他擦着脸上的血痕,兴奋地对启说:“少主!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那些老家伙就得乖乖把位置让出来!”
启却瞪了他一眼:“闭嘴!我等是守护父王基业,并非争强斗狠!记住,下次动手可以,但要占住理!最好是‘被迫反击’!”
羌似懂非懂地点头:“哦……就是让他们先动手,咱们再揍回去!懂了!”
【跨时空吐槽互动】
拿破仑: 舆论有了,下一步就是枪杆子了。小规模冲突是试探,也是练兵。启,很有军事天赋嘛!
联合国秘书长(匿名): 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唉,估计没人听。
项羽: 要打就真刀真枪干一场!这样小打小闹,忒不痛快!@刘邦,你个老流氓当年就是这么蚕食我的!
刘邦: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咳咳,谁让你不懂得分封拉拢人呢?@启,这点你像朕!
现代地缘政治分析师: 典型的代理人冲突和边境摩擦模式。启势力通过可控的冲突,不断测试伯益一方的底线和反应能力,同时巩固内部凝聚力,蚕食战略空间。伯益一方反应迟缓且过于理想化,劣势会越来越大。
伯益(本尊): (正在给受伤的动物敷药)为何总要争斗?和平共处,研究这世间万物之理,不好吗?(无奈叹息)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zjsw.org)帝王串串烧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