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得知商汤居然敢带着一帮“乌合之众”来挑战自己,先是震惊,继而暴怒。 “反了!都反了!子履这个白眼狼!枉朕那么信任他!”夏桀在倾宫里砸了不少东西,“集合军队!朕要御驾亲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的老大!”
夏朝毕竟底蕴深厚,虽然人心散了,但仓促间还是集结起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双方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一带)拉开了阵势,准备决战。
从纸面数据看,夏军可能还略占优势,装备更精良些。但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数据对比。
天时: 决战当日,天气突变,狂风大作,卷起漫天沙尘(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伊尹观测天象后的选择)。风沙扑面,吹得夏军睁不开眼,阵型开始混乱。而商汤联军多为东方诸侯和部落,对风沙的适应性或许稍强,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逆风演讲,顺风打仗!商汤刚才的动员言犹在耳,士气正旺,风沙反而更添了几分悲壮和破釜沉舟的气势。
地利: 伊尹早已派人仔细勘察过地形。商汤联军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借助地势稍稍抵消了夏军的人数优势,并且预留了埋伏和迂回的空间。
人和: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夏军士兵大多是被强征而来,对夏桀充满怨恨,根本不愿卖命。许多军官和贵族也各怀鬼胎,想着后路。反观商汤联军,同仇敌忾,目标明确,都知道这是在为自己、为未来而战。
战斗一开始,商汤联军就发动了猛攻。伊尹指挥若定,将部队分成数股,互相配合,不断冲击夏军的薄弱环节。
夏军勉强抵挡,但军心涣散。大风沙中,不知谁喊了一句“败了!快跑啊!”,顿时引发了连锁反应!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夏军中蔓延,许多人丢下武器,掉头就跑!任夏桀如何怒吼咆哮,甚至亲手斩杀逃兵,都无法阻止溃败的趋势!
这根本不像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决战,更像是一场兵败如山倒的溃散。
商汤看准时机,亲率精锐直冲夏桀的中军大旗!夏桀见大势已去,在少数亲信保护下,狼狈不堪地逃离了战场,向南巢方向逃窜。
鸣条之战,以商汤联军的压倒性胜利告终!
这场战役,堪称古代“营销案例”的典范:前期精准的“竞品分析”(檄文)引爆市场情绪(人心),战中巧妙利用“天时地利”进行“事件营销”(天气地形),最终依靠“产品核心优势”(人和士气)实现了对“行业巨头”的完美逆袭!
烧烤台上,军事家们纷纷点评。
李世民:“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商汤伊尹,深谙此道。此战胜在势,而非力。” 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天时地利皆可利用,然人心向背才是根本!” 成吉思汗:“跑得快就行!打赢了吃肉,打输了跑路!这个夏桀,跑得还算利索!” 项羽(冷哼):“若非天降大风,胜负犹未可知!岂能算真本事?”(典型的输不起心态)
商汤站在鸣条的古战场上,看着四处溃逃的夏军和欢呼的联军将士,恍如梦中。持续了数百年的夏朝大厦,竟然就在这短短一天之内,轰然倒塌了?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zjsw.org)帝王串串烧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