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集团并购一部总经理王翦,最近很忙。他办公的营帐里,堆满了关于韩国株式会社的“机密文件”——从韩王安的作息习惯、宠妃的购物清单,到各城池守将的性格特点、粮草储备分布图,事无巨细,堪比最详尽的尽职调查报告。
“董事长要求速战速决,但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王翦对副手们强调,“并购前的尽职调查,是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我们要确保一击必中,最大限度减少标的资产(韩国)的价值损耗。”
所谓“标的资产”,在嬴政看来,主要是土地、人口、以及……那些颇具特色的宫殿设计。
“王总,根据情报显示,韩国管理层(韩王安)优柔寡断,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技术研发部门(军工,特别是弩机)虽然有点底蕴,但缺乏资金支持,都快倒闭了。整体士气低落,员工(军民)普遍缺乏归属感。”情报参谋汇报。
“嗯,”王翦捋着胡须,“典型的治理结构不善,核心竞争力流失。这种公司,最适合强势并购。我们的方案要突出‘快、准、狠’,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股权(城池)交割。”
就在这时,嬴政的“总裁办”发来加急指令:“加快进度,董事会(嬴政)希望在下个财报季前看到实质性进展。”
王翦叹了口气,老板的急脾气他是知道的。他指着地图上韩国的南阳地区:“这里是韩国的重要产粮区,相当于他们的现金流业务。先派一支精锐小队(奇兵),进行一轮‘恶意收购’的试探性攻击,打击其信心,看看反应。”
大秦的“恶意收购”小队很快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南阳。韩国朝野震动,韩王安慌忙派使节求和,愿意割让部分“非核心资产”(边远城池)以求安宁。
使者战战兢兢地来到秦军大营,递上国书,言辞恳切,表示愿意成为大秦的“战略合作伙伴”(附属国)。
王翦接待了使者,态度温和,但语气不容置疑:“贵公司的经营状况,我们很清楚。暂时的合作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我们董事长认为,只有完全并入大秦集团,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让这片土地上的‘员工’(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回去告诉韩董,我们给出的并购条件很优厚——保留他个人部分股权(贵族待遇),确保生命安全。否则……”
王翦没有继续说,但帐外传来的整齐操练声和兵甲碰撞声,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
使者灰溜溜地回去了。韩王安和群臣争论不休,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彻底错过了组织有效防御的最后窗口期。
“尽职调查完成,对方抵抗意志薄弱,内部混乱。”王翦向咸阳总部发出最终行动建议,“建议启动全面收购程序。”
“准!”嬴政的回信只有一个字,却带着千钧之力。
于是,大秦并购一部的“铁流”启动了。王翦不愧是金牌项目经理,计划周详,执行果断。秦军如同精密的企业并购团队,一路攻城略地,流程清晰:先是“要约收购”(劝降),不成则“强制性收购”(攻城),拿下后立即进行“资产重组”(推行秦法)、 “人员整合”(迁贵族、编户齐民)。
韩国,这个曾经以“劲韩”自居的老牌诸侯,在秦军高效冷酷的“商业并购”流程下,几乎没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其都城新郑很快被围。
围城期间,王翦还抽空给嬴政发了一份“项目进度报告”,其中特别提到:“韩宫建筑风格精巧,尤以‘郑国渠’周边园林景观设计颇具匠心,建议纳入集团后续基建项目参考数据库。”
嬴政收到报告,满意地批复:“准。着令后勤与基建部记录在案。另,韩宫藏书楼内的技术文档(特别是弩机设计图),务必妥善保管,移交集团研发中心(少府)。”
不久,新郑城门洞开,韩王安身着素服,手捧印玺,出城投降。大秦集团成功并购韩国株式会社,完成第一次大规模跨国收购。
消息传回咸阳,嬴政在巨大的地图上,将韩国的色块涂成了代表大秦的玄色。他对着空荡荡的大殿,自言自语:“第一个。效率还行。接下来,该赵国了。听说赵国的邯郸城挺繁华,城市规划应该有点意思……”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m.zjsw.org)帝王串串烧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