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欧冶子并没有立刻跟着使者回吴国,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要铸绝世宝剑,必须找到一处有‘龙气’的铸剑之地,还要采集最好的矿石和泉水。我听说松溪湛卢山一带,山清水秀,矿产丰富,是铸剑的风水宝地,我想先去那里选址建炉。”吴王阖闾求剑心切,当即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仅派人跟随欧冶子前往湛卢山,还调拨了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支持他的铸剑工作。
来到湛卢山后,欧冶子立刻投入到选址工作中。他每天穿梭在山林间,观察地形地貌,探测矿石储量,品尝山间泉水,最终选定了一处背靠青山、面临溪流的地方作为铸剑台。这里不仅矿石丰富,泉水清澈甘甜,而且每天清晨都会有云雾缭绕,仿佛有神灵守护。欧冶子兴奋地说:“此处风水绝佳,定能铸出天下无双的宝剑!”
接下来的日子,欧冶子带领工匠们建造熔炉,开采矿石,炼制精铁,忙得不亦乐乎。他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丝毫不敢马虎。选矿时,他亲自上阵,用手触摸、用耳朵听,筛选出最优质的铁矿石;炼炉时,他根据天象变化调整火候,确保铁水的纯度;锻造时,他亲自掌锤,每一次敲击都力道均匀,恰到好处。有一次,因为一名工匠不小心加错了燃料,导致铁水纯度不达标,欧冶子当即把整炉铁水倒掉,重新炼制,并严肃地说:“铸剑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毁掉一把好剑!”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欧冶子在湛卢山坚守了三年。这三年里,他吃住在铸剑台旁,头发熬白了,眼睛熬红了,手上的老茧磨了一层又一层,可他始终没有放弃。期间,吴王阖闾多次派人前来催促,甚至有些大臣建议撤掉对欧冶子的支持,可吴王阖闾却力排众议,说:“欧冶子是天下奇才,值得等待。”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欧冶子觉得时机成熟,下令点燃熔炉。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山谷,铁水在熔炉中翻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欧冶子手持铁锤,站在熔炉旁,神情肃穆,等待着最佳的淬火时刻。当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大地的瞬间,欧冶子大喝一声:“淬火!”工匠们立刻将烧得通红的剑坯投入早已准备好的泉水中,“滋啦”一声,白雾弥漫,一股清冽的寒气扑面而来。
淬火完成后,欧冶子小心翼翼地将宝剑取出,只见这把剑长三尺七寸,剑身泛着幽蓝色的光泽,宛如秋水,剑刃锋利无比,轻轻一挥,就能斩断空气中的水汽。欧冶子为它取名“湛卢”,意为“湛然如墨,卢光闪耀”。他抚摸着剑身,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三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当欧冶子捧着湛卢剑来到吴国宫殿时,吴王阖闾迫不及待地接过宝剑。他拔出剑鞘,顿时感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剑身倒映出他的面容,清晰无比。吴王阖闾轻轻一挥,旁边的一根铜柱瞬间被拦腰斩断,切口平整光滑,没有一丝毛刺。他又用剑切割铁块,如同切割豆腐一般轻松。吴王阖闾大喜过望,连声称赞:“好剑!真是绝世好剑!欧冶子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为了表彰欧冶子的功绩,吴王阖闾封他为“吴国第一铸剑师”,赏赐黄金千两,良田百亩。可欧冶子却婉拒了这些赏赐,只说:“能铸出湛卢剑,是我的荣幸。我只希望这把宝剑能帮助吴王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吴王阖闾深受感动,更加敬重欧冶子的为人。
湛卢剑的出世,让欧冶子一夜成名,成为了天下皆知的铸剑大师。各国诸侯纷纷派人前来,想邀请他为自己铸剑,甚至有人开出了天价报酬。可欧冶子却一一婉拒,他知道,真正的铸剑大师,不能为了名利而迷失自己,每一把宝剑都应该有它的使命。
第三章 五剑连铸:“神兵流水线”的巅峰操作与诸侯的疯狂追捧
湛卢剑的成功,并没有让欧冶子停下脚步。他深知,铸剑技艺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此时,吴王阖闾又提出了一个更苛刻的要求:“欧冶子先生,既然你能打造出湛卢这样的绝世宝剑,能不能再为我打造几把,组成一套神兵利器,让我吴国的军队所向披靡?”
欧冶子沉吟片刻,答应了吴王的请求,但他提出,这次铸剑需要更优质的材料和更长的时间。他听说闽江流域有一处名为“龙渊”的深潭,潭底藏有稀有的“龙渊铁”,这种铁矿石质地坚硬,蕴含灵气,是铸剑的绝佳材料。于是,他带着工匠们前往闽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潭底采集到了足够的龙渊铁。
回到湛卢山后,欧冶子开始了新一轮的铸剑工作。这一次,他决定同时打造四把宝剑,分别对应“仁、义、勇、智、信”五种品德(注:加上之前的湛卢剑,共五把,合称“欧冶子五剑”)。为了确保每把宝剑都独一无二,他根据不同的矿石配比和锻造工艺,为每把剑设计了独特的风格和功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书虫眼中的历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