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一听,眼睛都亮了——这不就是他年轻时想干的事吗?他当场拍胸脯:“陛下放心,我一定把《三国志》注得‘有肉有菜有蘸料’,让您看得过瘾!”宋文帝高兴坏了,立马下旨:“给裴博士调最好的竹简、最浓的墨,再把国家图书馆的三国史料都给他开放,让他专心注书,不用管别的事!”
就这样,裴松之接了个“国家级大项目”,成了《三国志》的“专属补坑人”。但他很快发现,这活比他想象的难多了——以前他只是自己找史料玩,现在是“奉旨补史”,不仅要补得多,还得补得准,不能瞎编。
首先是“找史料”的难题。那时候没有“搜索引擎”,裴松之只能泡在国家图书馆(当时叫“秘阁”)里,把所有跟三国有关的书都翻出来。他找的书五花八门:有官方史书,比如《魏书》《吴书》;有私人写的杂史,比如《魏略》《江表传》;还有名人传记,比如《诸葛亮集》《赵云别传》;甚至还有民间流传的“八卦集”,比如《语林》《世说新语》里的三国故事。他就像个“网购成瘾的剁手党”,看到跟三国有关的史料就“买买买”(其实是抄抄抄),短短几个月,抄的竹简堆得比他还高,秘书都抱怨:“裴博士,再这么抄下去,咱们书房都装不下了!”
然后是“辨真伪”的难题。三国时期的史料特别乱,同一个事有好几种说法。比如“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斩马谡”,《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戮谡以谢众”,《马谡传》说“下狱物故”(在监狱里病死),《襄阳记》又说“谡临终与亮书”——三种说法,哪个是真的?裴松之没像别的注家那样随便选一个,而是像“侦探破案”一样,对比时间线、找证人(其他史书的记载),最后在注里写:“按《诸葛亮传》与《马谡传》说法不同,今考《襄阳记》载谡临终书信,恐‘戮谡’为实,‘下狱物故’或为传闻之误。”既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又没否定其他说法,特别严谨。
还有“取舍”的难题。有些史料特别离谱,比如有人说“曹操是夏侯家的后代,他爹曹嵩是夏侯渊的叔叔”,裴松之一看就觉得不靠谱——他翻了《曹瞒传》《魏书》,都没这么说,而且曹操和夏侯家是亲家,不是一家。他就在注里吐槽:“此说无凭,恐为好事者编造,今不取。”像个“严格的编辑”,把垃圾史料都给“退稿”了。
就这样,裴松之每天泡在书房里,一边找史料,一边辨真伪,一边写注,忙得脚不沾地。他老婆心疼他,劝他:“你都五十多了,别这么拼,万一累坏了怎么办?”裴松之却笑着说:“我这是在‘圆年轻时的梦’,越忙越开心!”
第三章 《三国志注》诞生记:把“清汤火锅”做成“满汉全席”
如果说陈寿的《三国志》是“清汤火锅”,那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就是“加了肉、菜、蘸料、小吃的满汉全席”——不仅量大,还花样多,让每个读三国的人都能“吃饱吃好”。
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个“独门秘诀”,后来被史学界称为“裴氏四法”:补阙、备异、惩妄、论辩。说通俗点,就是“补漏、存疑、打假、评论”——这四招下来,《三国志》直接从“极简版”变成了“豪华版”。
先说说“补阙”(补漏),这是裴松之最擅长的。陈寿没写的内容,他全给补上了,而且补得特别精彩。比如“隆中对”,《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只有“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具体说啥没了。裴松之就找来了《诸葛亮集》,把“隆中对”的全文都抄进注里,从“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一字不差,让诸葛亮的“战略大师”形象一下子立起来了。宋文帝看完这段注,拍着桌子说:“原来诸葛亮当年说了这么多!裴松之这是把‘失踪的台词’都找回来了!”
再比如“郭嘉之死”,陈寿只写了“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没说郭嘉是怎么生病的,也没说曹操有多伤心。裴松之就找来了《傅子》,在注里补了一段:“太祖征乌丸,嘉言于太祖曰:‘兵贵神速……’太祖从之,遂行。未至柳城百馀里,虏乃知之,尚与蹋顿将数万骑逆军。太祖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疾卒。太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注一补,郭嘉的“智”和曹操的“痛”都出来了,比原文生动十倍。
然后是“备异”(存疑),就是把不同的说法都列出来,让读者自己判断。比如“孙策之死”,《三国志·孙策传》说“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没说刺客是谁。裴松之就找来了三种说法:《江表传》说刺客是“吴郡太守许贡之门客”,因为许贡被孙策杀了,门客报仇;《九州春秋》说刺客是“袁绍遣人”,因为孙策跟袁绍有仇;《志林》又说“策性好猎,数出驱驰,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卒遇客,客射之,中颊”——三种说法,裴松之都写进注里,还加了一句:“诸说不同,今并录之,以存其疑。”像个“公平的裁判”,不偏不倚,特别靠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书虫眼中的历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