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青竹村的屋顶,就把月光米田染成了浅金色。我被院外 “咚咚” 的凿石声吵醒,扒着门缝一看 —— 张大爷正蹲在磨盘旁修石磨,粗糙的手掌攥着凿子,每凿一下都溅起细碎的石屑,磨盘上的纹路被凿得锃亮,泛着浅灰色的光。成精的课件飘在旁边,用飘带当 “软尺” 量磨盘直径,飘带绕着磨盘缠了三圈,最后还打了个蝴蝶结,把自己绕成了彩色团子,嘴里却还喊着 “磨盘直径一米二,小朋友推着正合适~”,气得张大爷伸手去扯飘带:“你这课件是来帮忙还是来给磨盘扎蝴蝶结的!再捣乱我把你塞磨盘里磨成‘课件粉’!”
“大爷别生气,课件就是想帮点忙,就是手(飘带)不太灵活!” 我赶紧套上衣服跑出去,刚踩在磨盘旁的木屑堆上,就被滑得趔趄了一下,指尖蹭到木屑,带着阳光晒过的温热。凤阿婆抱着穿 “导师服” 的凤凰鸡走过来,新做的导师服是浅绿色粗布,针脚歪歪扭扭却很密实,胸前绣着 “青竹村研学导师” 几个字,用的是橘色棉线,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凤凰鸡的鸡冠上还别着个小徽章 —— 是用打磨光滑的螺蛳壳做的,上面用红漆点了个小圆圈,活像个 “持证上岗的鸡导师”,连走路都挺胸抬头,小碎步踱得有模有样。
“你看咱这鸡,穿上导师服多精神,比村里的小学老师还像回事!” 凤阿婆笑着把凤凰鸡放在磨盘旁,它立马绕着磨盘走了一圈,用嘴啄了啄磨盘边缘,像是在 “检查设备安全”,又用爪子扒了扒旁边的小竹筐 —— 筐里装着没磨的月光米,米粒泛着乳白的光,凑近能闻到阳光晒过的米香。我蹲下来摸了摸它的导师服,粗布蹭过指尖,带着凤阿婆针线的温度:“阿婆,凤凰鸡这架势是挺像导师,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教小朋友认庄稼,别到时候把玉米认成小麦,误人子弟啊!”
可刚说完,就出了状况。河神爷爷领着小龙虾精们浩浩荡荡过来,每个小家伙都用虾钳夹着根小竹竿,竹竿上挂着写有 “研学向导” 的小旗子 —— 有的旗子被风吹得卷了边,有的还挂反了,“研学向导” 写成 “导向学研”,活像群刚上岗就摸鱼的 “迷糊向导”。“这些小家伙听说要带小朋友钓小龙虾,连夜用彩纸糊的旗子,结果忙到半夜,一半都挂反了。” 河神爷爷无奈地笑着,手里还提着给小龙虾精准备的螺蛳桶,桶里的螺蛳壳碰撞出 “咔哒” 声。最调皮的那只小龙虾精举着反旗凑过来,用虾钳夹着我的裤腿晃了晃,像是在求认可,连虾钳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彩纸胶。
“咱们得先把研学流程定下来,不然到时候小朋友们跟着反旗走,指不定走到哪去了!” 我赶紧把大家召集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槐树的影子像把大伞,罩着半块晒谷场。刚掏出打印好的流程表,课件就飘过来 “添乱”,用文字在 “农耕体验” 旁边画了只歪歪扭扭的鸡,改成 “凤凰鸡教磨米,包教包会”;“小龙虾互动” 改成 “小龙虾精跳水表演,惊险刺激”;最后还加了行 “课件 rap 教学,学会能当青竹村代言人”,气得我伸手去拍它飘带:“你这课件是想把研学项目改成‘精怪才艺选秀’啊!小朋友是来学东西的,不是来看你们表演的!”
课件还想狡辩,用文字拼 “这是青竹村特色!别的地方学不到!”,结果被凤阿婆伸手拍了一下飘带:“别瞎闹!省台记者还要来拍专题片,别到时候让人家看笑话!” 课件立马蔫了,飘到旁边当 “安静的背景板”,只是偶尔用飘带偷偷勾我的衣角,像个犯了错还想求关注的小朋友。
好不容易定好流程,李婶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手里拎着个粗布袋子,袋子上绣着小螺蛳图案,摸起来糙糙的。“不好了!课件说要给小朋友的礼物加‘惊喜彩蛋’,结果它把凤凰鸡掉的羽毛、小龙虾精蜕的壳都塞进去了,还贴了张纸条写‘青竹村精怪同款,非酋慎开’,这要是小朋友打开,不得以为咱们送的是‘生物标本’啊!”
我赶紧打开一个礼物袋 —— 里面躺着根凤凰鸡的胸口羽毛,软乎乎的,上面用金色马克笔写着 “鸡哥同款,祝你天天开心”,字歪得像蚯蚓;旁边还有个打磨光滑的小龙虾壳,壳上画着个笑脸,眼睛是用亮片贴的,在阳光下闪着光。“这礼物确实有点‘接地气’,不过说不定小朋友们喜欢呢!” 李婶凑过来看,笑着说,“上次省台的记者收到虾壳钥匙扣,还特意发了朋友圈,说这是最特别的采访礼物。” 正说着,课件飘过来,用文字拼 “我就说吧!这是特色!小朋友肯定喜欢!”,还故意把 “喜欢” 两个字写得特别大。
刚把礼物袋重新整理好,手机突然 “嗡嗡” 震起来 —— 是刘总发来的消息:“首批研学团队下周三到,二十个小朋友,都是小学三四年级的,还邀请了省台记者拍‘研学记’,到时候辛苦你们多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请大家收藏:(m.zjsw.org)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