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穿粉色校服的小女孩,第一次甩鱼竿就勾住了小龙虾精的虾壳,把它钓了起来。小女孩兴奋得眼睛都亮了,举着鱼竿喊:“我钓到小龙虾了!它好可爱啊,壳是红色的,还有小钳子!” 小龙虾精却吓得 “咔哒咔哒” 叫,小爪子在空中乱挥,河神爷爷赶紧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鱼钩从虾壳上取下来:“小朋友别害怕,它只是有点紧张,咱们把它放回水里,它还会跟咱们玩的,说不定还会给你送礼物呢!”
小女孩点点头,轻轻把小龙虾精放回水里。没想到它没有游走,反而叼来颗光滑的小石子,用虾钳夹着递到小女孩的钓鱼桶里,像是在 “谢谢她手下留情”。其他小龙虾精见状,也纷纷叼来小石子、水草,甚至还有只叼来片枫叶,放进小朋友的桶里。省台的摄像大哥赶紧把这温馨的一幕拍下来,镜头里的小女孩笑着把小石子握在手里,小龙虾精在她脚边转来转去,他笑着说:“这画面也太有爱了,播出去肯定能圈粉不少,比拍偶像剧还动人!”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树影像把大伞,洒在摆着食物的木桌上。木桌铺着凤阿婆织的粗布桌布,上面印着小螺蛳图案,摸起来糙糙的却很舒服。凤阿婆端来煮玉米,玉米须还沾着水汽,咬一口软糯香甜,玉米汁在嘴里爆开;李婶端来小龙虾米糕,米糕上的小龙虾造型惟妙惟肖,用胡萝卜做的虾钳,看着就有食欲;张大爷还拿出了自己做的月光米饼,米饼是用上午磨的新米粉做的,上面撒了层细糖,咬一口满是米香。
凤凰鸡蹲在桌子旁,时不时啄口小朋友递过来的玉米,它还会把玉米粒啄下来,放在没怎么吃东西的小女孩碗里;小龙虾精们则围着桌子转,有的敢用虾钳夹小朋友掉在地上的米饼屑,吓得小朋友们又怕又笑,有的还会把掉在地上的纸屑夹起来,放进旁边的垃圾袋里,活像群 “迷你清洁工”。
最调皮的那个小男孩,偷偷把自己的玉米掰了一半,喂给凤凰鸡,凤凰鸡却不吃,用嘴把玉米推给旁边的小女孩 —— 小女孩因为早上墨汁溅到裤子,一直有点不开心,看到凤凰鸡推来的玉米,眼睛亮了,小声说:“谢谢你,鸡导师。” 逗得大家都笑了。省台的导演大哥举着筷子,笑着说:“你们村的精怪也太有灵性了,不仅可爱,还懂分享,这研学项目真是选对地方了,比在城里的游乐园有意义多了。”
下午的庄稼认知环节,凤凰鸡总算发挥了 “导师” 的作用。凤阿婆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玉米、小麦、水稻的标本,标本用红绳系着,标签上印着课件画的简笔画 —— 玉米画成带胡子的小太阳,小麦画成顶着白头发的小老头,活像本 “儿童版庄稼图鉴”。凤阿婆让凤凰鸡用嘴啄对应的标本,教小朋友们认庄稼,虽然偶尔会啄错(把小麦啄成水稻),但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还会纠正它:“鸡导师,你啄错啦,这个是小麦,不是水稻!”
有个戴眼镜的小女孩指着水稻标本问:“奶奶,水稻磨成米就是咱们吃的米饭吗?是不是要像上午那样,用磨盘磨呀?” 凤阿婆点点头,伸手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是啊,咱们吃的米饭就是水稻脱壳磨出来的,一颗水稻要长好几个月,才能变成一碗米饭,以后可不能浪费粮食,知道吗?” 小女孩懂事地点点头,把水稻标本轻轻抱在怀里:“我知道了奶奶,我以后再也不剩饭了,还要告诉爸爸妈妈,粮食是怎么来的。”
到了离别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舍不得走。有的抱着凤凰鸡的脖子,有的拉着小龙虾精的虾钳,有的还在跟课件击掌(用手拍课件的飘带)。刘总看着热闹的场景,笑着说:“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青竹村,以后我们会经常组织研学团队来,不仅要带小学生来,还要带中学生来,让更多的城里孩子体验农村生活,认识庄稼,懂得珍惜粮食。”
省台的工作人员收拾好设备,摄像机镜头还对着凤凰鸡和小龙虾精拍了最后一段素材。导演大哥握着张大爷的手说:“今天拍的素材都很精彩,有笑有泪还有温度,专题片剪好后,肯定能让更多人知道青竹村,知道这里有可爱的精怪,有热情的村民,有最有意义的研学项目。”
送走研学团队和省台的人,大家都累得坐在槐树下。凤阿婆给每个人递了杯凉茶,杯子是粗陶的,带着手工捏制的纹路,边缘有点不平整,却很有质感。凉茶里放了点薄荷和蜂蜜,喝起来清甜解暑,还带着点草木的清香。
张大爷喝着凉茶,看着远处泛着微光的月光米田,说:“没想到今天的研学项目这么成功,小朋友们都很开心,省台的人也很满意。以前咱们种米只是为了吃饭,现在磨米、认庄稼都成了研学课程,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以后咱们村的研学项目肯定能火。”
李婶手里把玩着个没送出去的小龙虾壳钥匙扣,眼睛亮了:“我觉得咱们可以开发点研学衍生品,比如印着凤凰鸡和小龙虾精的 T 恤、笔记本,还有今天小朋友们喜欢的‘精怪签名本’,让凤凰鸡用玉米须画签名,肯定能卖得好,还能增加收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请大家收藏:(m.zjsw.org)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