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羽关于沙尘暴的预警,立刻引起了营地的高度重视。没有人怀疑他的判断,无论是他之前准确找到水源,还是带领大家打赢龙口保卫战,都建立了足够的威信。
防灾工作紧急启动!
宋书羽召开了第一次由他主导的全体骨干会议,包括各排排长、苏青、阿卜杜勒大叔以及“军工小组”的李铁柱。会上,他强调了此次沙尘天气可能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大的特点,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现有的建设成果。
具体措施迅速下达:
一、 坎儿井工程: 所有竖井口,用加厚的木板和芦苇席覆盖,边缘用沙袋压实。关键的“龙口”集水井,除了加盖,还在上方用红柳枝和黏土搭建了一个坚固的遮棚。暗渠内部的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加固。
二、 试验田: 这是最脆弱也最让人心疼的地方。宋书羽带领战士们,用红柳枝和芦苇秆,在田地的北侧和西侧(主导风向)扎起了密密麻麻的防风障。同时,给每一株幼苗的根部,都培上了厚厚的土,尽可能减少风沙对根系的侵害。
三、 营地建筑: 所有地窝子的出入口进行加固,防止被流沙掩埋。屋顶检查补漏,特别是新建的“陶器作坊”和正在建设的“冶炼工棚”,进行了重点防护。土坯墙迎风面堆放了更多的沙袋。
四、 物资储备: 苏青组织女兵和后勤人员,将所有的粮食、珍贵的工具和刚刚烧制好的陶器,全部转移至几个最深、最坚固的地窝子里储存。水井加盖,并储备了足够的饮用水。
五、 人员安全: 规定沙尘暴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必须外出时,需用湿布蒙住口鼻,两人以上同行,并用绳索相互连接,防止迷失。
整个营地如同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围绕着“防灾”这个核心,高速而有序地运转着。战士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分准备,都可能在未来保住他们辛苦创造的成果,甚至保住性命。
阿卜杜勒大叔看着营地高效的行动,对宋书羽的领导能力赞叹不已:“宋,你就像经验丰富的头驼,总能带着队伍避开危险。”
宋书羽苦笑一下:“大叔,我们只是在尽力。和大自然相比,我们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在紧张的准备中,三天时间过去了。
第四天清晨,天空还是一片湛蓝,但空气却变得异常沉闷,连平日里聒噪的沙蜥都躲得无影无踪。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中午时分,远方的天际线再次出现了那道熟悉的、令人心悸的浑浊黄线!
“来了!沙尘暴来了!所有人!按照预案,进入指定位置!”宋书羽站在土坯墙的了望台上,用尽力气呐喊。
最后的检查迅速完成,所有人员撤入地窝子或坚固的工事。营地瞬间变得空无一人,只有那面红旗在逐渐加强的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风暴宣告不屈。
黄色的墙壁,以比上一次更加狂暴的姿态,汹涌推进!这一次,它不再是单一的冲击,而是一波接着一波,仿佛无穷无尽!
狂风瞬间就达到了惊人的级别,比上一次更加猛烈!砂石击打在木板和土墙上,发出的不再是噼啪声,而是如同机枪扫射般的连续爆响!整个天地间只剩下一种颜色——黄色,只剩下一种声音——风的咆哮和沙石的撞击!
地窝子在狂风中剧烈地颤抖,顶棚的泥土不断落下,仿佛随时会塌陷。战士们挤在一起,用身体相互支撑,默默承受着这大自然的怒吼。
宋书羽和苏青、阿卜杜勒大叔等人待在指挥所(一个较大的地窝子)里。油灯的火苗在空气中疯狂摇曳,仿佛随时会熄灭。即使门窗紧闭,细密的沙尘依旧无孔不入地渗进来,空气浑浊得让人窒息。
“这次的风……比上次还要凶……”阿卜杜勒大叔听着外面恐怖的声响,脸色凝重。
宋书羽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担心的不仅仅是风力的强度,更是其持续性。如果真如系统预警那样持续多日,对营地脆弱的生态和士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第一波强风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略有减弱,但天空依旧昏暗,沙尘并未散去,只是能见度稍微好转。
“我出去看看!”宋书羽戴上用湿布自制的简易口罩,准备出去查看情况。
“太危险了!”苏青一把拉住他。
“必须去看看!尤其是坎儿井和试验田!”宋书羽语气坚决,“我会小心的!”
李铁柱立刻站出来:“俺跟你一起去!”
两人用绳索绑在腰间,另一头由地窝子里的战士拉住,顶着依旧强劲的风力和弥漫的沙尘,艰难地走出了地窝子。
外面的景象,让宋书羽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营地再次被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黄沙,许多地窝子的入口都被掩埋了大半。那道他们辛苦加高加厚的土坯墙,面向西北的部分,出现了多处明显的剥蚀和裂痕,一段新垒的区域甚至再次出现了坍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zjsw.org)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