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的梧桐叶落了满地,齐昊抱着刚领的办公用品走进三楼东侧的书记办公室。这间屋子朝北,采光不如他在政府大楼的办公室,但书架顶天立地,散发着纸张与墨香混合的气息。
办公室主任是个戴黑框眼镜的中年人,说话慢条斯理:“齐书记,这是您本周的日程。今天下午是全院干部职工大会,明天上午要听取图书馆改扩建方案汇报。”
齐昊扫了一眼日程表,与过去在政府时每小时一个安排的节奏相比,这里每天只有两三个会议。“好,我知道了。”
全院大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社科院的全体人员——不到两百人,大多是学者型干部。他在自我介绍时说得简短:“我是齐昊,以后和大家一起工作,请多指教。”
台下掌声疏落,很多研究员低头看着自己的书稿。齐昊明白,在这里,行政职务远不如学术头衔受人尊重。
会后,经济研究所所长在走廊拦住他:“齐书记,我们所正在做数字经济课题,听说您在这方面有研究,能否来指导一下?”
这是第一个向他伸出橄榄枝的人。齐昊微笑点头:“指导谈不上,可以一起探讨。”
接下来的日子,他白天处理行政事务,晚上研读各研究所送来的学术报告。在数字经济课题组的讨论中,他认识了一位特殊的研究员——六十五岁的吴老,退休返聘的经济学泰斗。
吴老的办公室堆满了书,墙上挂着一幅字:“格物致知”。第一次见面,他就对齐昊说:“我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你为什么来这里。”
齐昊不动声色:“吴老何出此言?”
“省社科院是个清水衙门,但水清才能看见底下的石头。”吴老递过一份研究报告,“这是我们正在做的‘速支付’市场占有率分析,有些数据很有意思。”
报告显示,“速支付”在边西省农村地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3%,远超其他支付平台。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农村网点的铺设速度异常快,几乎是在半年内完成了全省覆盖。
“这种扩张速度,不符合商业逻辑。”吴老指着数据图,“除非,他们另有目的。”
齐昊心中震动,但表面平静:“您认为是什么目的?”
“数据。”吴老吐出两个字,“他们在收集全省农村居民的身份信息、消费习惯、社交网络。这些数据,比支付业务本身值钱得多。”
这次谈话后,齐昊以课题研究为名,组织了一个小型研究团队,深入分析“速支付”的商业版图。他们发现,该平台通过旗下多个关联公司,已经渗透到农村电商、物流、信贷等多个领域。
一个月后,转机悄然而至。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省社科院组织开展“数字时代的国家安全”重大课题研究。边西省社科院被确定为试点单位之一。
齐昊立即抓住这个机会,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组织全院精锐力量开展研究。这个课题给了他合法接触敏感数据的理由,也让他有了与国家安全部门对接的渠道。
在课题调研过程中,他带队走访了省通信管理局、网信办等部门。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对他的到来最初并不重视,直到他拿出社科院的研究资质和课题立项文件。
省通信管理局的数据中心主任在提供数据时无意中透露:“‘速支付’的数据传输量太大了,每天都要占用我们大量的国际出口带宽。”
“他们要把数据传到境外?”齐昊追问。
“说是备份需要。”主任耸肩,“现在的大公司都这样。”
调研结束后,齐昊将这一情况写进了课题中期报告,并特意标注了数据跨境传输可能存在的风险。
令他意外的是,这份报告引起了国家安全部门的高度重视。一周后,两名国安部门的同志来到社科院,要求与他单独会谈。
“齐昊同志,你的报告我们看过了。”年长的那位开门见山,“报告中提到的数据跨境问题,我们已经在调查。但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学术支持。”
这次会谈后,齐昊的课题组多了几位“特约研究员”——都是国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可以合法使用社科院的科研平台开展分析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齐昊接触到了更多核心信息。他发现,“速支付”不仅收集普通用户数据,还在通过政府合作项目,获取政务数据和关键基础设施信息。
一天深夜,吴老突然来到他的办公室,神色紧张:“齐书记,我可能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了一组复杂的数据流向图:“你看,‘速支付’的数据不仅传往境外,还在省内多个节点做了镜像。这些节点的位置都很特殊——”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省政府数据中心、省电力调度中心、省交通指挥中心......”
齐昊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在关键基础设施里都部署了镜像服务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权利巅峰青云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权利巅峰青云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